校园欺凌报告发布: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05-22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20 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召开“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中国应急教育与校园安全发展报告——2017》《我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在会上正式发布。

校园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但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多发并呈加剧之势。校园欺凌行为逐年增加、形式多样,已成为社会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据新华社舆情中心统计,2016年以来每天有关校园欺凌的各类信息保持在500条上下。

由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社会风险研究中心联合进行了数据调查。根据校园欺凌行为可能发生的学段,对小学阶段(四、五、六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以及职高技校的在校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最终形成的有效分析数据来自 19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476 名在校学生,调查样本的年级、学校性质、性别分布与我国青少年学生结构基本一致。

调查分析发现,在欺凌者群体中有 82%的学生既是欺凌者又是被欺凌者,有18%的学生仅仅是欺凌者。按照校园欺凌的方式进行分类,语言欺凌行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关系、身体以及网络欺凌行为,占 23.3%。从欺凌者对象身份来看,欺凌者为被欺凌者同班同学的可能性最大,占 61.97%。隐瞒校园欺凌事实成为被欺凌学生的“第一选择”。占 27.4%。

在校园欺凌行为调查的样本数据看,中部地区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率最高,占 46.23%,且校园欺凌行为呈现出以“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地理空间分布形态。

从校园欺凌行为的年级分布情况看,校园欺凌发生率随着年级的递增呈现递减的趋势,小学学段、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职高二年级的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均超过 20%。身体欺凌行为多发生于初中、小学阶段,网络欺凌行为多发生高中阶段。而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参加社团组织、家庭结构性失能、不良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在当前校园具有复杂性、普遍性的特点,整治校园欺凌需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工作机制,从而实现合力应对、共同解决的路径和局面。”报告编委会成员、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桂蓉说。

来源:新华社 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share/index.html?docid=185054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