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南大学法学院蒋言斌教授的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中国地图,上面三十余个用粗笔画成的圆圈,圈出了三十多个中南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也圈出了蒋老师遍布全国的授课地点。从1993年到2017年的法学本科的知识产权法、从2000年到2017年的罗马法、从1993年到2000年的全校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从2008年2017年全校工程学硕士的知识产权,从来都是站着讲课的蒋老师,在中南讲台已经整整站了24年。
1987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参加工作,1993年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入职中南工业大学法律系,1998年中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2000年中南大学法学院,伴随着中南大学法学学科一路走来,三十年教龄的蒋老师,仍然站在法学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满怀牵挂做“园丁”
1987年开始讲台生涯的蒋言斌老师,四方讲台从小学的自然、初中和高中的化学、大学知识产权法,一直延伸到研究生的外国民商法、博士生的私法课程。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到荣格的《心理学》,从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到卢梭、孟德斯鸠,从管理学到法学,蒋老师经验丰富。2009年从英国班戈大学法学院留学归来,蒋老师增添了对教育的特别了解,特别的学习经历,让他对高等教育的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大部分学生的人格形成在基础教育中已经完成,大学的作用便是开发潜能、掌握技能与磨练心性。职业素质比职业技能重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才能适应未来不同的职业选择。”
在传统观念里,职业教育大多都只与职业院校紧密联系,但在蒋老师看来,高等院校更应当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完善职业规划、学习职业知识、运用职业工具、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约束职业道德……蒋老师把“与职业素质接轨”放在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知识基础,又怎能创造价值回报社会。
在蒋老师看来,职业教育的前提是要有明确对待职业的态度,一是把职业作为生活的手段,二是用职业承载理想,寄托生命之重,而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介乎于生活与生命、入世和超世之间,从商如此,教书如此,做学问也是这样。这既是蒋老师自己身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定位,也是他对学生们的殷殷期待。
蒋老师这种看重职业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萌芽在二十年前。1996年国家取消大学生包分配政策,中南工业大学经济法941班的应届毕业生们,直面自主择业的压力,走进了前所未有的彷徨境地。担任班导师的蒋老师给予了这些孩子们强烈的情感关注,同时,他也深深触动于职业教育的缺失给走入社会的学生带来的迷茫和焦虑。之后的二十余年,蒋老师便下定决心,要让职业教育更加地贴近大学课堂。
2016年毕业二十周年重聚,这群“就算是想找也无处可寻”的学生们终于辗转联系上了大多数,看到他们大多早已经择业入职安稳于各自的生活,蒋老师悬了二十年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二十年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蒋老师把中国教学体系全流程形象地比喻成一棵大树的成长历程:园丁虽然不能改变树的本质,但可以改变树的生长状态。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就好比是“树冠与树枝的修剪者、树的土壤培护者,只要是一个尽心的园丁,就能培植健康阳光的大树”。
一心赤诚“修枝叶”
蒋老师是治学之人,更是执教之师,在教育理念上他秉持以传道授业为中心,而与此同时,他的人格魅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从蒋老师身上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2015级的研究生李响如是说,“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蒋老师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对外向一点的学生,则会有意培养他们社会交往的技能。”李响就是蒋老师口中“偏外向”的学生,在他初入办公室担任学生助理时,蒋老师就手把手地从待人接物教起。
“思想深刻,口齿清晰,专业能力强,听课是一种享受……”1995年考入中南工业大学读研究生的刘开宇,回忆起蒋老师的课堂教学,不禁感慨到,“蒋老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时光弹指而过,过去的学生也成长为了教书育人的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刘开宇,已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教授,从学生变成为蒋老师的共事者,延续着这奇妙的师生缘分。
“蒋老师为我现在的科研项目签订合同、申请专利提供了很多法律上的援助。”刘开宇教授谈起蒋老师,仍然带着感动和敬意,“就在去年夏天,蒋老师还顶着烈日,特意走到化工院办公室,为我提供自主研发的专利查询软件,让我十分感动。”师道的传承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悄然体现,作为老师的刘开宇教授,也在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帮助。“这也是受了蒋老师的感染和影响吧!”他这么感慨道。
牵挂是老师心中永恒的情感。三十年执教,带过的百余名研究生,每一名都是老师心中的牵挂。看着学生们从青涩变得逐渐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最后走向自己的职业道路开创出一片天地,蒋老师的内心是触动并欣慰的。半生讲坛耕耘,四方讲台,蒋老师粉笔和油笔,在黑板和白板上,用一颗赤城的心精细地从事着“修枝剪叶”的平凡但神圣的事业。
像所有对教育工作怀有热情的老师一样,蒋老师看重学生们上进、感恩的品质,欣赏创新与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也善于从学生的经历中学习并思考。“和你们一起慢慢成长,变老。”这是蒋老师在深情而艺术地描述自己对待学生们的心境,无论春秋几度,蒋老师对待学生那颗真诚的心都从未变移。
不拘一格树人才
谈起蒋老师,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睿智”这个词语。蒋老师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智慧,与他跨学科的教育背景不无关系。本科化学专业,研读过哲学、管理学和法学,不同的学科思想在蒋老师身上碰撞融合,形成了蒋老师看待事物的多维度认知和全景图示思维。
20年前,还是硕士研究生的刘开宇教授,结合化学化工知识,把对自身专业的观察思考写进了自然辩证法自选题论文中交给蒋老师,“没想到蒋老师对化学反应分子式了解很深入,认真批改作业后还给出了修改意见,后来才知道老师本科学的就是化学” 。那一次,他在蒋老师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业上拿了全校的最高分。
即使所授课程以法学为主,蒋老师与其他学科的学生们也很容易在思想上进行碰撞与沟通。他曾经为了课堂上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思考了半个月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逻辑悖论,也能够把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结合,为自己教书育人打开多元化的视角。学科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学科互补。“自然学科的学生最好多学点人文,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懂点法律,法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学点经济。”多学科背景下走出的蒋老师,也鼓励着学生们在学有余力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
蒋老师用管理学中西方“五种人假设”的概念,阐释了自己对人性的观察与理解。他善于从细微处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偏好,由此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有的学生写字,清晰规范条理分明,说明他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比较适合行政岗位。”蒋老师认为“由字认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有的学生字大小不一,这可能说明这些孩子创造力强,适合从商。”
“始于教育工作者,高于教育工作者。”正如蒋老师自己所言,三十年执教,三十年耕耘,这份职业交织出了一位教授学者的情怀和理想,凝结而成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