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段吉安,现为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现代复杂装备与极端制造”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米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学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撰写和研讨。
见到段吉安时,他正端正地坐在电脑前,专注地盯着屏幕,熟练地敲打键盘。办公桌上堆满了小山堆似的文件,显得有些凌乱。刚刚出差回来的他,马上又得赶紧处理院里事务,实验室的日常运行,还要审阅检查自己学生的毕业论文。但他的脸上丝毫不显疲态,眼中熠熠生辉。他是段吉安,一个简单质朴的科研工作者。
化茧:二十余年承师学
1997年段吉安来到中南大学。在迄今二十年的时光里,他不单单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从作为钟掘院士的学生和秘书参与多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在钟院士带领下与其他人一起开拓崭新的光电子微电子领域,到现在他通过十几年的研究研发出有缘光电子器件的自动化耦合封装设备,极大地促进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钟老师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与人生智慧令他终生受益。他说,是钟掘老师锻炼了他科学思考的眼光和方式,也身体力行地影响他的为人处世。“我是钟掘院士二十年的学生了。”他自豪地表示。直到今天,他在遇见问题却没把握时仍会去向钟老师请教。二十年,也许身份在不断地变化,但那一份师生情谊却从未改变。
机电院门前钟掘院士亲手题的“自强不息,鬼斧神工”,浓缩了二十年来钟院士对他的影响。“我几乎从未看见钟老师停下来歇息过,她总是在不断地处理事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熬夜。”段吉安有时在晚上十点多忙碌完一天的工作离开实验室时,还经常看见老师办公室里的亮光。“我哪里敢谈什么辛苦,钟老师一把年纪都还在为机电院,为科研四处奔波,那我这个学生有什么理由轻谈辛苦。”
“自强不息”,既是钟掘院士题字镌刻在机电院大门上的标语,也是段吉安二十年来身体力行的准则,更激励着他为科研工作付出更多的热情。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失败后的气馁、困难前的畏惧都只在他脑中一掠而过。“既然你知道任何时刻你都不是最优秀的,那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努力呢?”
成蝶:穷尽心血做科研
二十年后的今天,段吉安从当初刚刚踏进学术门槛的小伙子,变成了今天的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每一个身份都代表了一份责任,而段吉安尽自己的全力实现了平衡。诸多事务缠身令时间显得弥足珍贵,长时间的休憩只是奢望。对他而言,转换头脑的思考方向就已经实现了精神上的舒缓,而那些堆积如山的工作任务,就在那无数次的思维跳跃中得到了有效解决。
许多个夜晚,机电楼里最后的灯光总是闪烁在机电楼A203段吉安的办公桌上。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他,记得万千数据,却总是不记得今天几号或是星期几,日期似乎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每天都是新的任务和挑战。他曾经因连夜调试机器,搞得灰头土脸被误认为是卖力的维修工人;也曾经因提交材料前夕实验室停电而率领工作组搬运工作电脑至网吧,通宵赶制材料;也曾经为了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在寒冬里整整工作了三天三夜……在他的生活里,面对难以避免的取舍,为了科研,也为了身上的那份担子,他早已默认了无声的付出。
平日里,段吉安每天几乎工作十一个小时以上,更是难得有休假的时间。可即便是在难得的休憩时光里,他“待在家里总觉得别扭,只有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也觉得无比心安。”他到现在依旧清晰记得前年春节,因为突然收到的紧急通知,在全家欢聚一堂时,他把自己一个人关进房间,默默工作。段吉安说:“不只是我,所有人都在等着我的数据,这就是工作。一个人想做事,解决困难,不经辛苦,那怎么可能?而只靠简单的辛劳就能解决的困难还能叫困难吗?”
孕育:培养兴趣铸真才
对学生的培养永远是教育者探索的永恒课题。在恩师钟掘院士的引导下,段吉安始终将如何培养出有着中南特色的学生作为自己一直努力的目标。他渴望能让中南学子有着明确而独特的定位,能让他们在众多高校毕业生中具有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他对学生的培养中,他强调自我思考的能力重要性甚过天赋与智力。研究生颜科对此深有感触:“段老师从不会替我们细致安排我们的学习计划,而只是给我们每一个人指定大概的方向去探索。给了我们广阔的施展空间,最后结出的果实则取决于我们的思考和选择。”段吉安希望学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成长,而不是对老师形成依赖。
幸福是什么?段吉安认为是兴趣、特长、工作的统一。对未来的迷茫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如何面对也是学生们必须去思考而进行解决的。他同意学习本身其实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那如何能让学生带着玩的心态去学习则是问题的关键。相比带有太强功利性的学习竞赛,他更提倡学生们纯粹为了兴趣,为了实现脑中的奇思妙想而自发地探索。而他,也乐于为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他欣赏学习优秀的学生,但他更欣赏敢于去自我创业的学生。他喜欢这些学生对未来有规划并去实现的勇气和自信。在他的学生中有搞科研的,也有去企业担任技术研发的,甚至还有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的。“我不在乎学生们到最后究竟选择做什么,我只关心他们能否想清一个问题:我究竟应该做什么?”他认为只有对自己的未来有过充分的思考,不管未来选择如何,都不会因此而犹豫和畏惧,更不会心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