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人物
【仁医匠心】周新民:24/7待命,只为那一刻心跳
来源:湘雅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7-06-19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前不久,一篇名为“萨利机长的担当”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20年前,一位被水果刀刺穿胸膛,心脏破裂的伤者,被作者称为“只有在美剧中才有得救”的病例,在“萨利机长”手下抢救成功。400余页的手写病案,记录着20年前的惊心动魄。20年后,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萨利机长”——湘雅二医院周新民教授。

身着白大褂的周新民,坐在堆满文献书籍、病历资料的办公桌前,英气中透着儒雅。眼镜遮挡不住他眼眸的深邃,富有节奏的谈吐与灵活多变的手势,尽显学者风度。

在交流中,爱拿柳叶刀、专攻难点的周新民强调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在手术风险高、难度系数大的心血管外科,我们来不得一点马虎,耍不得一点小聪明。要带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可能听到患者的每一次‘那一刻心跳’。”

宁做呆板事 不做聪明人

心脏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血管外科手术也是临床医学中风险最高、挑战性最大的手术之一,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其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最危险的疾病。主动脉作为全身各脏器供血的大血管,压力、血流量巨大,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被称为‘定时炸弹’,死亡率每小时增加一个百分点,夹层一旦破裂,性命堪忧。20世纪80年代,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高达65%,这个数字是对这类手术危险性的真实反映。此类手术也成了当时许多“聪明”医生惧怕的对象,有道是“聪明人不做大血管(夹层),愚蠢的人又做不了大血管”。

“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那时,年轻的周新民将风险与挑战化作了前进的动力,救治生命永不言弃。在他的眼中,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生的希望,他就敢于放下一切,拼尽全力诠释一名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随后,周新民前往德国心脏中心研修学习心脏辅助装置、心脏心肺移植、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心脏中心,研修心脏瓣膜外科、冠脉外科及心衰的外科治疗。为了练习手上功夫,他经常从超市买回猪心,利用废弃的器械材料进行解剖、缝合练习。

心脏——这块如拳头般大小的禁地,每一间心室、心房,周新民都特别熟悉,那里留下了他用针线谨慎勾画的印记。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过后,无影灯下的手术刀在心脏血管中游走、划动,一转一合间,包括主动脉夹层在内的多个“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

周新民说:“作为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不但要有对生命的敬畏,也要具备淡定的专业素质。既然穿上了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既然选择了这项‘玩心跳’的职业,便容不得一丁点儿小聪明。”

医学没有止境 追求不能停步

上世纪末,周新民发扬胸心外科“救治生命永不言弃”的精神,采用人工冬眠、亚低温方法,成功救治外伤性心脏破裂、急性心包填塞、自主心跳呼吸停止达20分钟之久的大学生。

本世纪初,周新民在国内最早提出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中,国人普遍适合低剂量抗凝治疗,强调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的重要性,倡导“国人华法林治疗剂量预测的遗传药理学模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明显减少了病人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严重并发症。

作为主要研究者、主刀医师,周新民写出了当代“换心换肺”的传奇,给面临绝境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其中,一例心肺联合移植患者,健康存活14年,创造了生存时间最长、生活质量最好的亚太记录;一日完成七个同源器官移植,帮助六位患者获得新生,两届“湖南十大科技新闻”报道周新民的事迹。

在省内率先开展“A型主动脉夹层改良镶嵌(Hybrid)治疗新术式”、全腔镜下单纯心房纤颤的微创外科消融术,给病人带来了福音。

......

2013年6月,周新民成功为一位84岁高龄的老年患者行冠脉搭桥加迷宫手术,术后精心治疗,康复出院。这样的病例全国罕见。

2014年5月,他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运用多层密网支架系统微创修复巨大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在同一个下午接受手术的3位患者均顺利脱险,康复出院。

2015年7月,他带领团队完成省内首例A型主动脉夹层David手术加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即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加支架象鼻全弓置换术;与其他科室协作完成省内首例Hybrid(杂交)微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

2016年6月,通力与其他相关科室协作,历时14小时,抢救突发主动脉撕裂的准妈妈,进行剖宫产+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母子平安。

经过30年的磨砻淬砺,周新民的履历上,像这样的“领先”、“记录”、“奇迹”不胜枚举,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也下降到10%以下。周新民学贯中西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他一路走来铿锵有力的脚步。

在周新民看来,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医生,就会步步后退;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科室,就将变成一潭死水;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医院,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对于他来说,医学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周新民始终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心血管外科医生。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完成的每一台手术,不仅是工作,更是“创作”,他不满足于手术的数量,更追求上乘的质量。

学无止境的追求,严谨细致的态度,是心血管外科的“金刚钻”。关于心脏与大血管的“瓷器活”,周新民有其独特的见解:“手术技巧只需动用人的脊髓和肌肉,通过长时间练习便可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而成功的手术更需要大脑的指挥,临床实践得来的经验,加上对每一个个例的处理,手术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他的技术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普遍赞誉,在他手下康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24/7待命 守护每一次心跳

采访当天凌晨,刚洗漱完准备休息的周新民,接到了来自手术室的求救电话。放下电话,披上外套,在夜幕中,他匆匆赶回手术室,成功抢救一名重症患者。

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周新民保持手机畅通,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手术。每天查房、每周出诊、临床看病、科研带教……繁琐的不断重复的工作没有让他有一丝一毫的抱怨与松懈,相反,从他的谈吐和笑容中,记者看到的是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在心血管外科的病房里,大多数患者是‘倾其所有、性命相托’而来,我们不仅要有医者的慧心巧手,更要有医者的良知厚德。手术台上一场又一场生死时速上演,作为医生,我们要做的便是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帮助患者解决苦痛。”周新民十指交叉道。

在同事眼中,周新民是一个睿智、儒雅的医者,总是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般地传授经验;在患者的身旁,他又是一个态度谦和、耐心细致的好大夫,总是面带微笑、随和从容地解释各种问题。

周新民说,这一切都离不开胸心血管外科光荣传统的熏陶,离不开詹樾、孙培吾等老前辈的教育与培养。“既然身穿白大褂,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握生命安危于瞬间,既要沉着、淡定,更要深情,要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病人的关怀之意。

没有手术的时候,周新民便会穿梭在重症监护病区,分析病床上监护仪的生命参数,不时翻看血气分析等各种检测结果,听诊完或检查病人后还不忘给病人盖好被子、掖掖被角,然后再向下一个病床走去。他最欣慰的事情便是看到监护室中的患者平稳康复,从监护仪起伏的波浪线中,感受生命律动的奇迹。或许,连他自己都不记得曾经挽救过多少人的生命,不记得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手术台上度过。

去年夏天,多年前救治的突发心梗的中巴司机,托着个西瓜出现在门诊,远远地便开始喊道:“周教授,给您送个西瓜解解暑”;在看门诊时,“重新找回心跳”的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前来问候,仅一句“没什么事情,周教授,我就是来看看您”便足以解除疲惫……周新民回忆起这些情形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是的,这种感觉,这份满足,只有仁医匠心才能体会。

“玩的就是‘心跳’,看见心跳就有激情”,业界公认的高难度、高风险心血管外科手术对于周新民来说,不再是一份职业,而是一份“志”业。在这份“志”业里,他不怕苦不怕累,为拆除“定时炸弹”24小时待命。坚挺的身躯,灵巧的手法,内心深处与病人同在的柔软,周新民听到的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最美的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