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人物
周锐:气管镜下的精彩人生
来源:湘雅二医院   
发布时间:2018-12-11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气管重度狭窄,要找周教授看看”“气道大出血了,赶快请周教授来”,在呼吸内科的医务人员或病友口中时常提到的周教授就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癌与介入组学科带头人、呼吸介入亚专科主任周锐教授。2018年,周锐在湖南省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荣获“湖南好医生”称号。

稳握内镜,二十年如一日,稳中求发展

作为名副其实的“湘雅人”,周锐接力老一辈呼吸专家初建雏形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事业,依靠扎实的基础及临床知识,长期投身呼吸内镜诊疗工作中。周锐的双手练成了一握起气管镜就能“指哪打哪”的境界。2000年时,周锐接诊了一位因支气管结核导致左主支气管重度瘢痕狭窄并左肺不张的患者,她因气道狭窄段过长、管腔严重变形而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几经辗转找到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后,周锐组织呼吸介入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严谨的术前讨论,制定了呼吸内镜下球囊扩张、冷冻、支架置入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方案,使患者左主支气管重新打开,左肺复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近20年过去了,此患者目前仍然定期在周锐的门诊及呼吸内镜下复诊。她时常对年轻医生感叹:是你们周教授带给了我十几年的顺畅呼吸生活,近20年前我看周医生在做支气管镜,近20年后我仍然看周教授在做支气管镜。

学无止境,做医生就是要不停的学习才能更好地救死扶伤。2007-2008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周锐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以访问学者身份研修。回国后,他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发表多篇SCI和核心期刊。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他带领其团队积极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新技术运用。

临危不乱,生死时速八分钟,手到栓除回春功

“快来抢救!患者气道大出血了!”2017年7月中旬一天的下午,一声急促的呼救在呼吸内镜中心响起,正在隔壁准备为复诊老患者做镜下治疗的周锐教授快步跑了过来,接过操作中的支气管镜,投入抢救。原来是一名38岁的女性患者正在进行局麻下电子气管镜检查+活检术,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心跳骤停,心电监护示血氧饱和度11%等症状,命悬一线。“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开放两路输液通路!”周教授边插管边指挥着抢救。插管成功、接呼吸机、支气管镜气道内抽吸血凝块并局部止血,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镜下却见巨大血凝块堵塞气管中下段及左右主支气管。新鲜血凝块表面光滑、有黏度,短时间内无法完整钳夹或抽吸清理。生死关头,周锐教授当机立断快速运用腔内冷冻技术将血凝块完整冻取,在场医护人员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随着一条长约13厘米的完整巨大支气管树状血凝块的取出, 40%、70%、90%,患者氧饱和度迅速稳步上升,心跳恢复,意识恢复。而此时距“险情”出现,刚过去8分钟......

锐意进取,新时期里创佳绩,疑难杂症敢担当

复杂性良性气道狭窄一直是周锐在从事呼吸介入治疗工作中碰到的难点,他一直希望能找到解决方法。近年来,周锐带领呼吸介入团队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积极开展新技术,通过硬质气管镜下T型硅酮支架置入治疗了多例复杂性声门下气道狭窄患者,让他们能再度自由呼吸。前不久,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小唐惊喜地发现自己能说话了,他做了个深呼吸,酝酿了一会儿,发出了一声虽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妈——妈”。这一声间断了12年的呼唤,也许是他父母这些年来收到的最好礼物。12年前,年仅6岁的小唐因为严重外伤在当地医院抢救,并紧急进行了气管切开+导管置入术。然而,年幼的他却因为气管上段瘢痕性狭窄,导致术后不能拔除气管切开导管。从此他就依靠气管切开置入的金属套管来保持呼吸通畅。呼吸虽然通畅了,他却失去了说话能力。抱着一线希望,小唐和他的家人辗转来到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周锐立刻为他分析了病情,并联合耳鼻喉科、胸外科进行多次呼吸疾病诊疗MDT,制定了硬质气管镜下T管置入术治疗的方案。历经5个多小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了该高难度的手术。术后次日,小唐慢慢地开始锻炼发声,当腼腆的他喊出那声“妈——妈”时,他的爸爸、同病房的病友及家属都眼眶湿润了,大声地为他叫好、鼓掌……在历经12年无法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痛苦后,他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

“每一位来就医的患者来都是抱着对医生最大的信任,尤其是一些复杂性气道疾病患者,我们加班加点也要给他们优先诊治,让他们满怀希望而来,满载好的效果而归。”周锐这种锐意进取、疑难杂症敢担当的精神常常鼓励着其团队成员和年轻医务人员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