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人物
彭立敏: 嘭嘭鼓声起, 长长隧道延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发布时间:2018-11-27   
[字号: ]
摄影 作者联系电话

 彭立敏,1956年生,湖南省澧县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3项,以及省部课题10多项及30多项横向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陆续在全国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0多篇,其中有50多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获国家专利10多项、软件著作权6项,2008年获得茅以升科研奖;主编专业教材4部和出版学术专注8部;所领衔的《隧道工程》 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09年获中南大学教学名师奖。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分会副理事长;担任 《铁道科学与学报期刊》执行副主编,以及 《现代隧道技术》、《灾害学》、《隧道建设》 等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编委。

阳光和鲜花在达观的微笑里,凄凉与痛苦在悲观的叹息中,我们总是更愿意看到人们脸上有笑容。彭立敏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严谨中不失笑容的老师。他笑起来眼睛总是会眯成一条缝,和蔼可亲。常常带着笑容的他,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和团队一起将隧道工程课题不断地向前推进,同时又将建设悠长隧道的学问延续给莘莘学子们。

团队作战的隧道情

多年来,彭立敏主要从事隧道工程方面的研究。一是铁路隧道的动力学性能问题,具体分为两大块:高速铁路的动力学性能问题和重载铁路的动力学性能问题。其中,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各种气动效应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二是依托国家的973项目,研究城市地铁隧道的耐久性和全寿命周期演化规律,主要与周围的地质环境有关。三是隧道施工技术上的一些理论问题,包括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的稳定性等,主要就是从方法上、机理上探讨。

而在彭立敏心中,所有的研究是团队成员们一起完成的,所有的成果,是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彭立敏谈得更多的总是他的团队,是团队作战的隧道情。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团队中就是一个“大管家”。当然,不同于企业上的管理,在科研团队的管理上彭立敏更人性化,更平等化。他的管理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工作上我严格要求你,生活上我要关心你!对于一个硕士生或者博士生,让他单独一个人去做一个项目其实是有难度的。彭立敏会严格要求团队定期进行小组上的交流学习,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汇报自己的课题的进展。生活中他却是和蔼的,每当有新成员加入时,彭立敏便会邀请该同学吃饭聊天,培养感情。“我想在团队里营造出一种家的氛围,发扬一种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学生加入到这个团队,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做人。”彭立敏说,“其次就是要有文化氛围,要踏实做事、求真务实,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他竭尽全力满足团队成员的基本需求,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做学问。

在团队成员们心里,彭立敏不仅是给大家提供科研引导、后勤保障的“大管家”更是团队的灵魂。三十多座高等级公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技术咨询,见证了彭立敏和团队成员们携手同行的努力。

严师的隧道经

30年教师生涯,彭立敏把学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对学生,他只有一个原则“从严要求”。他认为硕士生在经过了上课、做课题及写论文三个阶段后,在基本素养上,应该具备三个基本技能:一是利用各种软件进行计算的能力,二是进行实验时的动手能力,三是写作能力。在审核学生的论文时,他至少阅读三遍:第一遍看论文的框架结构是否符合标准,第二遍看内容是否完整,第三遍则要看遣词造句,就连标点符号都会一一订正。虽然这些要求有些严苛,但是也正是因为“严”,只要是彭立敏审阅后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送去盲审时同学们是一点也不担心的:“他这关都过了,还有什么难关过不去呢?”在彭立敏一丝不苟的严谨指导下,已经有十几名博士生、上百名硕士生毕业,他的学生也曾多次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的荣誉。

雷明锋曾是彭立敏的硕士学生。硕士时期便获得了省级优秀硕士论文,但他当时还没有继续读博的决心,彭立敏看出了他的潜力并动员其读博士。在彭立敏的锤炼下,雷明锋拿到了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前年,毕业不到三年的他,被提升为了副教授。

隧道的设计、施工是一系列精密、繁复的工作,哪个环节都出不得差错。对学生学术研究的“严”,在彭立敏看来,不只是应养成的学术品质、行为规范,更要提升到理念的层面,成为内心的自觉驱使。

彭立敏长期以来形成一个理念: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要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才能做好、做新、做出精彩。在做研究的过程中,要善于展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在总结研究成果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要善于收敛——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将这一思想理念简述为一句格言:研究过程就是简单问题复杂化,总结过程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

于是,彭立敏把自己的这一心得传授给学生,“你要把你的研究过程说明清楚,逻辑结构要完整。但到了总结研究成果的时候,需要概括得很清晰很简练。形象点说,就是要把你做的事表述好,让人一目了然、一听明白。”硕士毕业生费瑞振至今还记得听了老师这番话后的醍醐灌顶。

已届花甲,彭立敏最熟悉、最常想起的是这些年经手的一个又一个隧道工程那时时响在身边的“嘭嘭”的鼓声;最期望的是学生把接力棒握好,建设好祖国大地的隧道工程,更把知识的隧道沟通、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