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微故事】“洋老师”的支教经历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2日 作者:陈强
3月27日,来自刚果(金)的留学生吉达斯、马莎·珍妮、朵拉和麦克与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一起赴浏阳大围山白沙金长城希望小学。这是他们来到中国后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
他们有的已在中南学习生活了三年。优秀的师资、先进的教学条件以及现代化的学生公寓使他们很快融入到中南大学这个国际大家庭。在得知学校组织支教活动时,他们便踊跃报名参加,并且行前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和互动节目,在中国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挑选了一些小学读本作为礼物。
春暖花开的季节,载着支教志愿者的大巴车行驶在蜿蜒的乡间道路上。路途风景无限,却与留学生们对中国既有的现代化印象相去甚远。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过程中,入眼最多的是重重山峰和灰暗瓦房。当一行人抵达目的地,一所由老屋祠堂改建而成的校舍映入眼帘。简陋的小学让留学生们感到惊讶和惊喜。惊讶的是这里和他们生活学习的中南大学有着天壤之别,但惊喜的是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出来迎接,在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上看到一种光彩,那便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洋老师”的期待。有着不同肤色的老师在课堂上会教孩子们些什么呢?
上课铃敲响,支教的留学生根据事先的分组来到不同的班级。吉达斯给六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堂初级法语课,新奇的发音和单词引得学生争相模仿。朵拉在四年级的教室里跳起了非洲舞蹈,夸张的舞蹈动作既活力无限,也趣味无穷。在老师的鼓励下,几名孩子勇敢地站在了讲台上,跟着留学生学习动作。二年级的教室里,马莎向小朋友们教学非洲鼓乐。简单的鼓点节奏点燃了大家跃跃欲试的热情。
课间玩耍时,留学生们也大展身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跳绳”、“两人三足”……虽然这些都是中国孩子们的传统游戏,他们对其不甚了解,动作稍显笨拙。但他们还是认真地体会规则,只为能做个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大哥哥大姐姐。当他们看到孩子们灵活的小身板从自己身边擦过,听到孩子们不断的笑闹时,心中也洋溢着满足。
午餐后,留学生们也要踏上回校的旅程了。孩子们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小脸上写满不舍。 “吉达斯哥哥,明天还来吗?”“朵拉姐姐,下次还教我跳舞好吗?”孩子们轻声地表达不愿结束的心愿。
善良友爱的留学生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文化。一次支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特色,为浏阳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新的认知大门,洒在浏阳大山的欢声笑语也将成为他们的永恒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