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特写】思政课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8日 作者:沙丽娜
一直以来,如何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用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方式上好思政课,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正在思索的问题。
专题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
2009年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开始了思政课的改革之路。彭平一老师率先在史纲课开展了专题式教学改革。课程中使用专题性、案例式、问题导入式教学,并将教改经验推广到了全省,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也被评为了湖南省精品课程。
为配合史纲课的专题式教学,学院设计了“三步教学法”的小组教学法。第一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习小组在预习教材、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学习任务提出问题、作出思考,在上课时由小组代表汇报成果;第二步,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提升,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全面解读教材;第三步,围绕疑难问题,师生进行面对面沟通和讨论,形成共识。“3个步骤,每一步都紧扣学生思想,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志刚介绍道。课堂互动性、趣味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也渐渐得到提高。
如今,专题式教学已经开展了六个年头,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在不断探索专题教学继续深化的可能。“以前一门《中国近代史纲要》由一位老师单独承担,现在我们尝试一门课程由多名老师共同承担。同样是一节课,不同的老师的上课方式肯定是有差异的。即便使用统一的课件,但每个老师对授课内容轻重取舍是有不同的。”刘志刚说。
除了史纲课的教学改革,其他思政课程也在不断推进问题导入式、多平台、多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课,给学生布置问题,学生课后阅读老师指定相关阅读资料,第二节课学生再和老师来讨论,课堂讨论情况将会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经过几年的改革试验,相信思政课堂上的“低头族”一定会逐渐消失。
“感动中国”进课堂:思政课的另一种面貌
除了专题教学,我校思政课还有另外一种面貌:将每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视频作为思政课的开学第一课。这一做法来自高文兵书记的建议,2010年初,他倡议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素材引入思政课堂,通过课堂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课后交互讨论、提交书面报告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学子触动情感、纯净心灵,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如今,将《感动中国》作为思政课的开学第一课也已历经五个年头,“从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中向学生传递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中的确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馈,这样的课堂改革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思政老师万雪飞说道。
课程改革方向:教室内外皆课堂
“思政课教学的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他们希望课堂是与众不同的。我们思政课在授课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方式还可以做更多改变。”谈起今后思政课的改革方向,刘志刚说道。
刘志刚还提到,目前,学校已启动了深化思政课改革、增加实践学分的举措。今后思政课教学将更加侧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开展。相关任课教师都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评定,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希望随着上课模式和考核机制的转变,学生上课的地点从单一的课堂,转变为课堂、校园和社会相结合,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格局。
此外,学院设想着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4门思政课上线慕课平台(MOOC),供校内外人士选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卫良清晰地记得美国学者杜威的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像输电一样,输到每一个人的房间里去,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我们的思政课就要这样,塑造一代又一代人的基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特色的精神面貌,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推动下去。”张卫良说,“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为这一个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