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人的抗战】谢陶瀛:一把柳叶刀,浴血滇西缅北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9日 作者:李松
平素不爱照相的谢陶瀛,执意要用黑白菲林记下这个场景:站在贵阳中央医院手术室的断壁残垣间,上身光着膀子,裤脚卷得老高,缠满绷带的右胳膊吊在胸前……
( 1941月5月2日,谢陶瀛在被日机炸塌的贵阳中央医院手术室废墟前)
一天前,他刚刚从这里死里逃生。
这一天是1940年5月1日。随着一阵凄厉的防空警报,十八架日机呼啸而至,人们四下惊散,躲避空袭。
谢陶瀛没有跑,因为手术台上还躺着他的病人。
开刀、清创、止血、缝合……在满城的爆炸气浪和建筑物的倒塌声中,谢陶瀛镇定地完成了手术,与护士和工友抬着病人正匆匆撤离手术室,两枚炸弹从天而降,四名护士当场炸死,谢陶瀛被埋瓦砾中,人们把他刨了出来,万幸,仅是右臂骨折。
几天后,照片洗出来,谢陶瀛在背面写上一行字:“幸而不死,报仇雪耻的责任更大”。
谢陶瀛,湖南湘潭人,1910年生。1929年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湘雅,1936年湘雅第十期毕业,获湘雅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和美国康涅狄克州医学博士学位。
( 1935年8月,谢陶瀛(前排右一)与同学唐家桢、黎光、刘秉阳湘雅毕业合影)
湘雅学成,中国外科一新秀
1937年抗战爆发,12月12日南京沦陷,南京中央医院在院长、著名外科专家沈克非率领下一路西迁,曾驻足长沙城北麻园岭。沈克非常去湘雅医院外科主持手术,正在此任职的谢陶瀛十分敬仰沈克非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沈克非也很欣赏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两人时有交集。
1938年8月,湘雅医学院被迫西迁,谢陶瀛随湘雅医院全体留守长沙,11月,武汉、临湘、岳阳接连失守,日军逼近长沙,守军“焦土抗战”,一把“文夕大火”把长沙烧成灰烬,湘雅医院解散,谢陶瀛历尽艰难,流亡至山城贵阳。时任贵阳中央医院院长的沈克非收留了这位流亡青年,谢陶瀛在贵阳中央医院任总住院医师,同时在稍早前西迁贵阳的湘雅医学院兼任外科学讲师。
湘雅求学时打下的扎实功底,加上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外科大夫,中国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沈克非的耳提面命和言传身教,年仅三十的谢陶瀛迅速成长,医术精进。其间,他曾与沈克非一起,为大名鼎鼎的张学良将军实施过阑尾穿孔救治手术;还独立主刀为一代枭雄杜月笙摘除过胆囊,平时诊疗、抢救的抗战将士和平民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这一切,为他日后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作好了经验积累和技术准备。
冒死出征,抛妻别子赴火线
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拉锯式的的相持阶段。在太平洋战场,日军横扫东南亚,锋芒直指缅甸,企图掐断中国抗日战争仅存的“国际援助大动脉”——滇缅公路,英国在二战时输出资源最多的远东殖民地印度,也受到直接威胁。为此,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结成军事同盟。在英国的求助下,一支由10万精锐组成的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3月开赴缅甸,与日军作战。
这支战略力量的医疗保障任务,落在了已是卫生署副署长,负责滇缅抗战医疗事务的沈克非肩上。尽管各部队都有野战医院,但异国作战,战事异常残酷惨烈,救护力量明显不足,他迅即组建了六支卫生署手术队赴缅增援。
那么,谁来担任这六支手术队的总领队呢?沈克非心中早有了人选——中国外科新秀谢陶瀛。年富力强,思维缜密,系统的湘雅医学训练和娴熟的英文,使他足以胜任战场救护的一切并与盟军顺畅地沟通,而这些年的临床历练,已把他打磨成中国外科的一把好刀。
其实,滇西缅北,对谢陶瀛来说,并不陌生。1941年4月-6月,他就以组长身份,带领“卫生署特派赴缅手术组医师”到云南楚雄完成过阶段性的防疫任务,此次再度出征,在他看来,是精忠报国的的机会,也是那张照片背面所提“报仇雪耻”之责任。
1943年11月7日,谢陶瀛告别爱妻和刚满周岁的儿子,率领统称为“中华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一到六手术队”全体队员,经昆明抵滇缅前线。
( 1943年11月,手术队出征前在贵阳图云关合影,前排右起四为谢陶瀛)
浴血滇缅,野战救护总领队
中华民国红十字会1943年11月出版的《救护通讯》第二、三期报道:“卫生署派遣手术队六队,志愿参加远征军救护,番号并派定主管人员如次:领队,谢陶瀛医师……”;“指定工作地点如次:第一、第二手术队设滇属文山,第三手术队设滇属砚山;第四、第五、第六手术队分设镇康及顺宁”。
作为整个战区战场救护级别最高的卫生署手术队,大多随部队师级建制推进,救治的伤员都是用汽车或飞机运来、必须马上手术治疗的抗日将士,行动方向、手术救护地点,随各阶段战事的变化而不断变更。
谢陶瀛在滇缅的一年,正是被称为“人肉碾子”的大反攻中松山、腾冲、龙陵三大战役最残酷阶段,20万远征军与数万日军殊死搏斗,中日伤亡比例为6:1,据《救护通讯》发布的医疗统计显示:1943年:外科手术14194例;骨折复位918例;敷伤989882例/次;1944年:外科手术15082例;骨折复位1851例;敷伤1034582例/次。
手术队在滇缅战场的工作,谢陶瀛1945年曾在《公医》杂志发表《卫生署手术切除缝合队在滇西》向国民报告,今已无从检索,而第一手术队队长严仁华的回忆,向我们呈现出更多真实细节:“野战医院,都设在距前线较近的地带,目的是使伤兵便于创愈再战”……“每队都拥有一个或两个压力消毒蒸锅、一架显微镜、血压测量仪和全套能够开腹和截肢的外科器械,美军随时供应的磺胺药类、石膏、绷带、胶布,消毒的纱布、棉花和酒精,用之不竭”……“敌军围攻松山,坡前伤兵的营幕(美方供应的)密密的排扎足有两百多个,轻重伤官兵在两千五百以上”……“我们从早到晚,忙于开刀、换药和包扎,还有时燃着油灯做手术,直到深夜。一批伤愈出院了,一批又抬下来了,我们整整地忙了四个月,百分之八十的受伤官兵都重返火线”。
为感谢手术队在滇缅大反攻中作出的卓绝贡献,孙立人将军特遣人将缴获的两面日本军旗作为战利品送给了谢陶瀛。
解放后,谢陶瀛先后任湘雅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湘雅二医院外科主任,在国内最早开展深低温麻醉心内直视手术,是湘雅胸心外科奠基人。1981年10月2日,谢陶瀛去世,遵遗嘱,遗体捐献给湘雅解剖,供后学医学教学研究之用。
(取材于黄珊琦所著《心胸外科专家谢陶瀛教授传》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