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的成长“加法式”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6日 作者:沙丽娜 滕梦云
2002年刚刚进入中南大学自贡硬质合金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博士后刘咏并不了解企业缺的是什么,自己又能帮企业解决什么。企业、学校两头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可三年后,他研究的多种梯队结构硬质合金制备技术在硬质合金企业广泛使用,使合作企业3年内新增产值2.5亿元。他告诉我们:“正是在企业的经历才让我的科研成果更接‘地气’。”
在刘咏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学以致用,得益于博士后的联合培养政策。从2000年以来,学校与地方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已经累计招收203名联合培养博士后,期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400多项,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人才转移”+考核转变
技术实现真正“转移”
和师资博士后主要以论文数量作为考核标准不同的是,学校对联合培养博士后的考核更多的以企业为主。“学校对联合培养博士后的考核在论文、专利数量上没有做特别的要求。明确要求的就一条,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真正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人事处师资管理办公室主任许毅说。
也正是学校考核观念的转变,让更多参加联合培养的博士后放开手脚,走出校园来到企业,深入田野矿山、生产一线,肩挑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高风险、高难度的科研课题。
2008年,中南大学与中冶长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王斌,进站后承担“中冶长天烧结综合控制专家系统”项目的研究。经过近两年优化生产、控制流程、降低能耗的刻苦攻关,打破了原来需从国外进口该类软件的格局,两年内为我国钢铁企业节约软件购买成本4200万元、为企业创造2100万元产值。
2009年,中南大学与株硬集团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吴湘伟,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同株硬集团的工作人员一起,攻克粗晶碳化物粉末制备技术及装备、超粗晶硬质合金生产技术与产业化重大技术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
学校与企业协同发展,企业成为了技术创新主体。“联合培养博士后将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结合起来,直接瞄准国际重大需求和我们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难题,对我们来说十分受益。”湖南艾华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进入企业,他们还带动了整个企业的创新之风。”与中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湖南艾华集团申报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余项,是企业前30年申报专利总和的近一半。“这么短的时间有这么多的发明专利,放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合作导师+课题小组
企业收获小型“智库”
对合作企业来说,企业通过学校引入博士后,可以说是引入了学校的一个小型“智库”。博士后们的导师全部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教授担任,他们不仅倾囊相教,而且还主动协助企业,进入施工现场,和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市场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难题。进入工作站之后,博士后们又和他们的博士、硕士组成不同学历层次的科研课题小组一同为企业攻坚克难。从技术平台的建立、项目的技术升级、创新研发到国家发明专利的撰写、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的申请,课题小组做了大量工作,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湖北一家以铜工业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当下很多有色金属企业面临产品质量和效益不突出等发展瓶颈,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则通过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不断升级技术、设备和产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逆势增长。
从2009年我校在此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共引入6名博士后,其中5名博士后都是与我校一同联合培养的。“中南大学在铜矿采、选、冶的技术在国内是一流的,而且相关研究也与企业需求十分契合,所以我们一有技术难题需要引进博士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南大学。”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
2010年,田庆华博士来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内他牵头研发“线路板蚀刻废液中铜氨清洁回收新技术及产业示范项目”。通过该技术,公司每年回收金属铜1200吨,减少氨氮排放量480吨,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11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我的导师是郭学益教授和唐默堂教授,两人都是冶金领域的知名专家,我的项目取得成绩离不开导师们的悉心指导。”田庆华回忆,项目期间,郭学益教授还多次来到企业现场,指导他开展实地研究,启发他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实用、经济、环保的工艺技术,服务企业发展。
在导师们的指导下,田庆华与他的课题小组联合企业攻克了“线路板蚀刻废液中铜氨等二次资源循环利用过程关键技术难题及工程实践问题”,发明了“线路板蚀刻废液中铜和氨氮清洁回收”的新技术,实现了一次性同时回收时刻废液中的铜和氨氮。2014年该项目还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与企业紧密联系,研究时与导师和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让我觉得项目研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密切联系市场需求,有很强应用价值的。”
有了导师的指导,课题小组的支持,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也不再是单打独斗,有能力去承担重大课题,攻坚克难,得到更多的锻炼,发挥更大的价值。企业也可以收获一个甚至几个科研团队的理论与技术支持,真正实现双赢。
延续性课题+博士后二进站
科研成果恒久转化
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时间内解决企业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鼓励企业博士后选择有连续性的课题。”资源安全专家博士后导师吴超教授深有感触,“博士后研究项目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我们会根据博士后的专业方向为其选题,让博士后们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家、企业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真正做到培养和使用相结合。”
2011年12月,王从陆博士来到企业科研工作站,承担的科研课题也是前期与其导师吴超教授合作开发项目的延续。之前王从陆就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全程参与,联合培养博士后阶段,王从陆主要针对铜绿山矿矿井通风系统复杂、通风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开展铜绿山矿井通风系统整体优化研究,为正在开展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实施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在加快矿山建设、安全生产、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让博士后更多地承担延续性的课题,学校还尝试将重点学科流动站出站的优秀博士后再次推荐到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再次进行联合培养进行成果转化工作。
2010年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刘彬在学校的协助对接下,于2013年7月再次进站,参与了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某款航空航天用零部件的研发。“要将所学、所研的知识成果推向实用化,走进企业是第一步,只有从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才能更好的使研究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在企业两年,从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到零部件的制备,再到最终的台架考核,刘彬都全程参与,从实践中发掘了科学问题,又将科学研究反馈到实践,深刻理解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是在企业中最大的收获。“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要性的深刻理解会对今后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工作的开展产生深刻影响,同时这个经历也将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多生动的题材。”
到目前为止,已有18个省及直辖市的111家企业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后,行业涵盖金属冶炼、计算机、采矿、能源、运输业、机械制造、医药等,辐射支柱产业、装备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2015年的评估中,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药学、冶金工程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评优秀,位列全国高校第8位。
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后学校还将吸纳更多企业力量,进一步完善评估机制,让更多的博士后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基层实际。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国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座谈会代表时所期望的那样,让更多的中南博士后做“创新突破的探索者、创新创业的践行者和世界创新潮流的弄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