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微故事】齐学启将军与中南大学校园

来源:图书馆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8日 作者:朱建军

“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这是冯玉祥赞齐学启将军的诗句。齐学启,字梦赍,湖南宁乡人,抗日名将。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入德克萨斯州立理工及农业学校就读,一年后考入诺维琪军校学习骑兵。1929年初回国,到清华大学担任军训教官一学期,9月任教于湖南大学。不久改入军界,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援英时齐学启担任新38师副师长,协助师长孙立人在仁安羌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及平民七千多人,后不幸在带领伤兵撤退时,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囚禁于仰光集中营。1945年3月,在抗战胜利前在狱中遭叛逆刺伤重创,医治无效后殉国。2010年,国家将齐学启收入湖南烈士纪念塔名录祭奠,台湾忠烈祠亦设灵位供奉。齐学启以对国家民族的忠诚被称誉为“现代文天祥”。

中南大学校本部是清华大学在抗战期间准备南迁时建立的校园,建于1936-1937年。在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后,日本侵略者加紧进攻我国华北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原国立清华大学考虑撤离北京,南迁办学,并准备将农学院办在长沙,选址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南麓左家垅,建造了两栋教学楼,即民主楼、和平楼,以及两栋学生宿舍。1938年4月,由于日寇野蛮轰炸长沙,刚竣工不久的清华校舍未能幸免。民主楼屋顶被炸裂,四栋楼房外墙被敌机机枪扫射,弹痕累累,学生宿舍仅存残墙破壁。中南大地烽烟四起,清华师生只在长沙圣经学院稍作停顿后,被迫再次迁移,分三路长途艰难跋涉,远退云南昆明。

1938年底著名的抗日将领孙立人将军在长沙重建税警总团(财政部辑私总队)。孙立人将军和齐学启将军都是清华校友,利用清华的这层校友关系,向清华大学借得建于岳麓山下这一清华校园作为部队的驻地,指挥部设于民主楼,部队在此校园招募和训练新兵。

“黄沙百战穿金甲”、“笑谈马革裹尸还”。有一天二位将军散步到了岳麓山上(即现在齐学启将军墓附近)往前方山下望去,正是他们部队的练兵场(现校本部医院一带),周围环境幽静。齐学启对孙立人说:“如果我为国殉职,就将我葬在此处。”(来自齐学启妹妹齐新的回忆)。1945年齐学启将军在缅甸壮烈殉国,时年45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中将,其遗骸运回长沙,按他生前的愿望葬于岳麓山这一清华校园旁。

中南校园是英雄的校园,当年从这里出发的中华子弟兵,远征滇缅,打出了民族的英雄气概。74年前,新38师从此地出发,第一战,驰援仁安羌,大败日军,救出英军、记者、传教士等7,500余人及驮马1,000余匹于日本军重围中,史称“仁安羌大捷”,在后来的滇缅印大反攻中新38师几乎全歼了南京大屠杀元凶――日本的精锐十八师团。

“青山有幸埋忠骨”、“化作春泥更护花”。清明节前,仰望岳麓山,英雄现长眠于校园旁边,长眠于他当年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训练新兵之地,俯瞰在这校园中一批批中华民族的年青儿女在此学习深造,激励学子们奋发上进。“麓山巍巍,湘水汤汤”。这个校园也没有辜负英雄的期待,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和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中南学子应该为这片土地、这个校园而骄傲,弘扬先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朱建军,中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