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特别报道】向着高水平科技创新进军

——中南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吹响科研报国冲锋号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4日 作者:王建湘 沙丽娜 韩艳 唐潇珺

从1903年为培养中国自己的矿科、路科人才而生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创办湘雅医院、1914年创办西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到根据新中国建设发展需要,于1952年组建的中南矿冶学院和1953年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再到2000年,乘着新世纪的曙光,三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中南大学,百年中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中南人更是应国家民族之需、百姓苍生所急而上下求索,热血报国。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南。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维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先进的创新成果。

于是,中南人在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在面向民生建设的大领域里,吹响了更加嘹亮的冲锋号。

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更将党史、校史、学科发展史相结合,在一段段光荣而艰辛的奋斗故事中,带领中南人汲取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以实干、拼搏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

87岁老院士的好胜心:抢占制高点

9月9日,中南大学科教楼一报告厅里,白发儒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正和一群青年后辈交流,讲述自己87年人生里,战火纷飞年代的艰苦求学路、为地球“把脉”的科研报国路、教书育人的为国育才路。人生跌宕,却语声缓缓。

1956年,22岁的何继善在党中央“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下,迈入了科学的殿堂,学习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学,简而言之,主要是运用地球物理方法,如重力、电法、磁法、地震等手段捕获被测物体反馈回来的信息,寻找各种矿产资源。这对建设中的新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但此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落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大量依赖进口。年轻气盛的何继善不甘人后,向地球物理学领域发起进攻。

1986年,何继善带着潜心研究20余年的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便惊艳世界地球物理界。被称为“变频法之父”的地球物理学家维特教授对何继善说:“我们落后了,中国在这方面已超过了我们。”

何继善院士给学生们讲解数据采集

而在何继善看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保持世界领先地位”。2005年,何继善团队创立了全新的“广域电磁法理论”。在此理论支撑下,团队发明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源周期电磁信号有效信息高效提取技术,搭建起高精度电磁勘探技术装备及工程化系统。60多年以来,在何继善的带领下,我国电磁勘探理论实现了方法和技术从无到有、探测范围从浅到深、探测精度从粗放到精细,理论、技术与仪器装备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目前,“广域电磁法”已经成为我国“深地”战略的关键支撑技术,在常规油气、页岩气、固体矿产、煤田水害等勘探方面成功应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何继善团队凭借此系列成果为国土资源领域首度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在中南,好胜心强的何继善还有着一群志同道合“抢占制高点”的老伙伴:为矿物加工浮选理论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王淀佐院士、专长于金属材料及其塑性加工的左铁镛院士、矿业工程科学技术专家古德生院士、以“极端制造”思想开拓高性能材料研发新场域的钟掘院士、致力有色金属冶炼节能技术研究的刘业翔院士、在先进材料领域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黄伯云院士……在他们的努力下,如今的中南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地采选冶材”有色金属学科体系链,成为学界、产业界赞誉的“没有矿山的有色金属之都”。

“个人应该把自身的理想抱负同国家发展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是何继善对青年后辈们的建议。87岁的他则依然雄心勃勃:广域电磁法对勘探海洋新能源、海底构造等大有前景。只要身体许可,我会一直干下去!

“御风团队”的坚守:从跟跑到领跑

在中南大学呆了20多年的青年学者刘辉的科研路是从参加青藏铁路的大风实验开始的。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其沿线风环境十分复杂,风力风向瞬变的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发生,年均大风期150天左右,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成为雪域“天路”安全运营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研究青藏铁路沿线大风特征以及提出相应解决措施的任务,便落在中南大学田红旗院士率领的团队肩上——这支团队,后来被称为“御风团队”。

当时的刘辉还是在读博士生,跟着团队远赴青藏高原铁路沿线进行实地研究。在青藏高原5000多米的海拔,没有地标的无人区,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手机没有信号,他们必须测量沿线风速数据,用以研究高速铁路存在的大风安全威胁。“夜晚,天气冷,没有地方住,怎么办?我和同事好不容易找到边防站,在帐篷里蹭睡袋。”这一情景刘辉至今难忘。此后,他和团队20多次深入青藏铁路,完成了沿线52个站点之间的风速测量,为后来开展的铁路风速智能预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2006年,世界唯一的高原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建成。该系统的核心技术正是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利用网络通讯与控制相关先进技术,该系统构建了辖域达1120公里的高原铁路长大区域大风连续监测网络体系,提出列车—大风—路况等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方法,实现了我国铁路应对恶劣风灾害能力的重大技术突破。

御风团队在兰新普速铁路百里风区做实验

随后,团队又将该技术运用于新疆铁路的行车安全试验中,并不断通过创新研发改进技术,解决了新疆百里风区行车安全技术世界性难题。如今,以“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专利为核心的技术已广泛运用在兰新铁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铁路工程中,为列车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如今的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团队在保持列车空气动力学、列车多体耦合撞击动力学学科优势前提下,紧密结合国家轨道交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前沿,开展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际工程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持续服务“交通强国”战略。

在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的腹地,建有一个铁路园,三个火车头对中而望,从蒸汽机、内燃机到电力机,还有暂居校园西北角、即将入园的“复兴号”机头。它们见证了新中国铁路建设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代代中南人在其间的拼搏努力,更激励着新一代中南人在“火车头”精神的带领下,高速向前。

现任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高速列车研究中心主任的梁习锋和火车打了一辈子交道,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去铁路园转转,看看熟悉的火车头们。他说,祖国广袤的土地,既是我们科技创新的沃土,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场域,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复兴号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中国LADA先生的家国担当:医者心、报国志

1982年,21岁的周智广到临床实习。那时,糖尿病患者并不多,但正是因为不多,所以有两个患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个12岁女孩,因患糖尿病导致严重的视网膜病变。两个月后,这个女孩再来时,已“伸手不见五指”;另一位是名40多岁的中年男人,一天的尿量达7450毫升,相当于正常人的3倍,尿内葡萄糖竟达450克。病人的痛楚深深地刺激了周智广。那个时候起,他就下定决心将防治糖尿病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科学研究的路鲜有平坦,而对于医学研究者来说,可能更不容易。单就医学研究标本的收集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收集标本,周智广常常凌晨5点起床,一大早赶到病房去收集尿液。病房门口痰盂排成一行,行人都掩鼻而过,在周智广的眼里那可都是宝贵的研究资料。

1993年,周智广带领团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糖尿病与免疫的病因关联上,针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进展快、并发症重、预后差、诊断难的国内外现状,着手建立免疫实验检测方法。其后,他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建成了国内首家糖尿病免疫分型诊断中心。

2006年,周智广牵头组织了全国46家三甲医院,首次开展对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体筛查。在8个月的时间里,收集了5000多例新诊断的疑似2型糖尿病病例。这就是著名的LADA China研究。结果显示,成年糖尿病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达5.9%。这样的比例,再乘以中国巨大的糖尿病患者人群基数,使得中国成为LADA全球第一大国。LADA China系列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全球糖尿病版图中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周智广牵头制定了我国首部“LADA诊疗共识”。

2020年1月20日,诺贝尔奖得主 Michael levitt参观周智广实验室

研究越深入,成果越丰富,被同行称为“中国LADA先生”的周智广心头的担子却越来越重——这不再是一个一个具体病患的疾苦,而是如何呼应社会所需、国家所求?2009年,周智广主持申请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3年,牵头获批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他说,这不单单是医者情怀,更是一个医疗科研工作者如何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家国担当。

近40年科研路,周智广和团队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了中国标准,引领着我国糖尿病免疫诊治的技术进步,实现了糖尿病诊治从粗放到精细的跨越。

回首来时路,清晰映入周智广眼帘的是带领湘雅八年西迁、守护中国西医教育弦歌不辍的内科学大师张孝骞,是以身涉险、发现沙眼衣原体的病毒学家汤飞凡,是中国医学遗传学奠基人、“试管婴儿之父”卢惠霖,是率先在世界上成功克隆人类耳聋疾病基因的中国临床遗传学奠基者夏家辉,是开启个性化用药治疗新时代的遗传药理学家周宏灏,是在汶川地震、援非援疆援藏、抗击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冲锋在前、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道生命防线的湘雅战士……是百年传承的“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湘雅精神。


坚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南人将此视为学校的生命所系、事业所为、特色所在。步入新时代的中南人更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放在心上,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身到立德树人、科研报国的行动中,投身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主战。2013年以来,中南大学新增国家科研基地12个,“111”引智基地5个;主持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42项;获国家科技奖45项;转化金额过亿元科技成果9项,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新的号召:在新的征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湘江边、麓山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率全校师生庄重应召:向着高水平科技创新,前进!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