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中南大学林璋教授荣获2025年度IUPAC 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

来源:科学研究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2日 作者:——

本网讯 近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以下简称为“IUPAC”)正式公布了2025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IUPAC 2025 Awards for Distinguished Women in Chemistry or Chemical Engineering)的获奖者名单。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林璋教授成为全球获此殊誉的12位杰出女性科学家之一。

IUPAC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科学组织,于1919年创建于法国巴黎。IUPAC是全球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致力于制定化学命名、术语(包括元素周期表中新元素的命名)、标准化测量方法和许多其他重要评估数据等,为促进全球化学界开展相关合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IUPAC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化学化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和工程师。2011年,23名女化学家首获表彰。此后,该奖励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产生12名获奖人。该奖不接受个人申请,需由3位知名学者独立提名并推荐获奖人。评奖委员会根据世界范围内的被提名人在化学基础研究或化工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或在化学科学领域展示的突出领导和管理才能,进行最终评选。

自设立以来,该奖项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推动女性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来自中国的多位杰出女性科学家曾获此殊荣,包括: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获奖)、迟力峰(苏州大学,2017年获奖)、于吉红(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获奖)、陈春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23年获奖)。

林璋教授,中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璋教授长期从事重金属污染控制化学研究,致力于解决污染控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面对重金属污染防治这一挑战性难题,突破传统环境化学理论中重金属以游离态或矿物态赋存的认知局限,发现环境中重金属的细颗粒效应,进而提出研究微纳米尺度重金属细颗粒界面特征和调控行为,提升重金属污染风险预判和精准控制的全新理念,创建了表界面调控细颗粒快速生长深度分离重金属理论,发明重金属固废关键物相矿化法资源化治理技术。研究成果在包括JACS、Angew、Nature子刊、ES&T等发表。已授权发明专利176项,其中PCT专利14件。原创理论在40多项工程中实现普适性技术验证。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和行业一等奖7项。基于其利用纳米科技解决重金属污染防控这一国际公约高度关注环保难题做出的重要贡献,2024年获第十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