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岁月:支教老师印象
来源:中南大学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3年07月08日 作者:尹业怀
专题按语:
2002年9月,我校选派魏建伟、龚雯洁、梁李等3名同学组成研究生扶贫支教团,赴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扶贫支教工作。山那头,他们有太多的经历,太多的感触,也战胜了许多的困难,赢得了学校的信任,师生的认可。山这头,中南大学的领导和师生也多了一份牵挂,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军曾于2003年5月亲赴支教点慰问。
支教岁月里,几名志愿者和他们的学生写下了一段段真切感人的文字,记叙了这份特别的经历,抒发了一种独有的感受。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这项志愿者事业,新闻网特辟专题“支教岁月”, 编发这些或轻盈或凝重的文字,抒写他们的心路经历,展示志愿者扶贫支教事业在细微之处的闪光。
本篇为支教对象、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202班学生尹业怀的《支教老师印象》。
时间如流水,悄悄地流去了。从进入高中到现在,我和支教老师交流的机会可以说很少,这大概是由于我性格内向的原因吧!但是,并不因为这些,我就对他们没有一点印象,其实,支教老师在我心目中是非常优秀的。我和他们一起相处的时间是那样快乐,而又充满激情,将永远藏在我记忆的心房里。支教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时刻在鼓励我,启发我,使我从此改变了自己。
刚进入一中读高中,我们就听说有几位中南大学的研究生来支教,虽然那时还不太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当时的第一印象:他们说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每个人都很阳光,像电视剧里的都市青年。相处久了,我发现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的内在,可以说用四个字来概括:博、严、勤、俭。
第一个,就是“博”,博学多才,博学多艺。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博览群书,时常看见他们徘徊在图书室的身影。有时上课之前,给我们读一些文学著作,讲一些课外知识,使同学们兴趣大增,一下子进入学习状态。
还有一次,我校来了一位美国教授,支教老师们都能够和他用英语交谈。当时,我羡慕得五体投地,心想自己的英语有一天也可以如此纯熟就好了!之后,支教老师还和教授跳交谊舞,动作是那样优美流畅。他们博学多才,博学多艺,同时也启发了我,今后应该怎样去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博之后就是严,即严格。魏老师担任我们教学老师,我非常敬佩他。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定要把数学教好,这是我当老师的基本职责!”他总是在强调。
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上课坚持三步曲: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新内容基础知识精讲;三、拓展并加以练习达到熟练程度。还有,他每次批改的作业都是一丝不苟,同学们普遍容易错的地方,他都要写到备课本上,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进行讲解。不懂的地方,他讲一次又一次,从不怕麻烦,直到同学们都说懂了,他心里就乐滋滋的,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这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第三,就是勤。以前虽然我每晚目睹却从不留意,这次中考考差了,我有天晚上辗转难眠。忽然对面宿舍楼一层顶头的房间灯熄了,咦,这不是支教女老师们的房间吗?看表才知道,已经晚上十二点了,我忽然像领悟到什么,沉思起来:对呀,“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他们都已经读到研究生了,仍然是这样的刻苦努力,争分夺秒地认真学习。我们这个小县城没什么娱乐项目,刚开始大家都以为大城市里来的支教老师们会很无聊憋闷,可是他们每天规律地学习工作,偶尔结伴散散步,似乎仍然过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并没有因为中断学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回想起我自己,学习时间总比别人少,上课又不认真听,no pains no gains,结果没弄明白的知识就堆积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中考的失利。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夜夜晚熄的灯督促我决心一切从头来!从此,我也试着多花些时间在学习上,尝到了“水穷水复疑无路”之苦,而后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乐。
最后就是俭。自古以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支教老师尽管从大城市来到我们小县城,但穿着从不夸张奢华,而是朴素大方,经常混淆于学生当中,不知情的简直认不出来。有一次,我准备向父亲要钱买双新鞋,可那天晚自习的时候正好是魏老师给我们进行数学辅导,他从我身旁走过时,我的视眼不经意间落到他那双黄色皮鞋上,呀,漆都快磨光了,还破了一个洞,怎么还穿着呢?难道是他没有发现吗?不,他一定是觉得还可以穿就不能浪费。下自习我就给家里打电话说鞋不买了,我现在穿的还没坏,何必给父亲增添负担呢?我要向支教老师学习勤俭节约。
支教老师带来的这些优秀品质使我改变了自己,懂得怎样去充实知识、节约生活。也许我们交流不多,但是我仍然非常敬佩你们,因为从你们身上,我学到的一切将使我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