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校承办第十九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作者:程海威 王桂秋

9月19日上午, 350多位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波兰和中国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生物冶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长沙,参加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九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这是该学会自1977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大会开幕式由美国微生物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名誉教授Jame Tiedge教授主持。我校胡岳华副校长及王淀佐院士、刘业翔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等出席大会。

会上,胡岳华副校长致欢迎词。他对与会生物冶金专家、学者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学科优势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们在长沙期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随后,我校邱冠周教授等围绕大会主题先后作报告。

据介绍,传统的冶金方法,是将矿石粉碎,然后采用高温熔化、分解、提炼。这种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应用生物湿法冶金技术,既不需要将矿石碎成粉末,也不用高温提炼,而是用微生物溶液,浸泡矿石,将矿石中的金属浸出,然后再进行萃取,从而提取金属。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冶金技术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环境友好和低污染等特点,已成为世界矿物加工的前沿技术。在低品位、复杂、难处理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生物冶金技术显示出强大优势。

我国现有有色金属资源的70%都是低品位、原生、多金属复杂矿,目前传统技术难以经济利用。开展低品位复杂硫化矿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对解决我国特有的低品位复杂矿产资源加工难题,扩大我国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量,提高现代化建设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生物浸出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目前世界上25%、美国30%的铜金属产量是通过生物湿法冶金生产的,而国内生物冶金技术工业化应用起步晚,目前较多地应用于铜矿,但也仅占铜产量的3%左右。

大会组委会主席邱冠周教授介绍,本次大会以“生物湿法冶金:用生物技术的钥匙开启矿产资源利用的大门”为主题,在持续3天的会议上,来自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南非科学院、德国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南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2位院士和专家将在大会作主题报告。内容涉及生物冶金的浸出基本原理,生物浸出的应用,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金属及矿山废弃物的生物修复等重要研究领域。

据悉,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以往历届均在外国举行,参会的我国学者人数十分有限,本届会议在我国成功举办,给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了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在矿物生物湿法冶金领域的国际影响,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生物湿法冶金相关领域已经形成的合作关系,有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让中国走向世界。

本次大会申办权由我校邱冠周教授代表中国在2007年9月于德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IBS2007)上争取到,大会同时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王淀佐教授和美国工程院院士Corale L. Brierley教授为组委会名誉主席。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