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开题
来源:科学研究部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作者:人文
8月31日,由法学院江必新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北京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黄健柏出席并致辞,专家组成员吉林大学张文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教授、北京大学姜明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湖南省益阳市市委书记魏旋君博士以及课题组成员中南大学法学院江必新教授、蒋建湘教授和陈云良教授、北京大学王锡锌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徐昕教授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题报告会由我校科研部人文社科处处长彭忠益教授主持。
课题组首席专家江必新教授在会上对法治中国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等做了汇报。课题组认为,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是依法治国实践的“升级版”。课题将在厘清法治国家基本理论并勾画法治中国理想图景的基础上,针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突破,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公民意识培育和法治社会建设、深化司法改革以及法治中国时间表、路线图与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从而解决法治中国的根本问题、动力和土壤问题、关键问题和评价推动问题。课题研究不但注重法治理论研究的提升和跨越,而且关注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
专家组成员高度评价了课题组的各项研究工作,认为该课题研究目标明确,问题意识突出,思路清晰,团队合理,方案可行。同时,专家组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应强化法治中国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法治中国的目标、任务、模式、标准等;应进一步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的法律实施问题;应把法治中国的命题从政治命题转为法治命题,确保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的适当比例;应加大预期成果中论文和智库类研究报告的比例。
首席专家江必新教授针对课题组的意见予以了回应,并表示课题组将根据专家组意见对课题研究进行适当调整完善,并按照全国社科规划办的要求及时将研究情况和成果等上报,圆满完成这项重大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