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微故事】中南理工男:生活无处不成诗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7日 作者:冷继颖
“我在何方呢,没有人给我答案,气喘吁吁,跌跌撞撞,我找到了一只萤火虫,我要和它讲故事。” 近日,由中南诗社发起的“寻找校园诗人大赛”引发校园诗歌热潮,抒情诗、叙事诗、自由诗、哲理诗……诗体不一,风格多样。然而,与诗相比,“诗人”更是引人注目。记者发现,在众多投稿者中,涌现出了大批理工男的身影。
“我们有多久没见面了,飞鸟问红鱼,牛郎问织女,朝霞问夕阳,而我,只能问我自己。”来自机电院李剑锋说,这首诗是写给一个很久不见应该也不会再见的人。他认为“理工男写诗并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文和理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薛定谔出版过诗集,莫尔斯则是一名画家。灵感这种东西自然是来源于生活,诗也是一种朦胧的艺术,当它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想象时,它就赢了。”
能源院大二李金磊同学的参赛作品是:“昨夜,我又梦见了雪花的呓语,雪花的呓语,与我几乎托不住一片秋叶,又有什么关联;今天,我听见了风过草原,风过草原,徜徉着蓝色的牧歌,缕缕炊烟;今夜,月光打湿了我的衣衫,打湿我的衣衫,冰凉冰凉地,拥裹我一生的睡眠……”他说:“理工科学生的头脑里并非只有高等数学、机械之类,我们每天也经历着和大多数文科生差不多的生活。路边的新发芽的花草、微醺的街灯、天上的星星、丝雨中掠过的燕子都可能触发我们的诗思。当自己的心事无处诉说的时候,当自己对于人生、价值、世界等哲学思考与疑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就会写几首诗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
物理院的大二同学李志林认为理科生应培养文学素养,像系统工程优化的陈赫教授在“中国古典体诗词的音乐美”的研究上有所建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地质工程专业的蔡光磊则表示写诗是一件很随性的事,灵感来了,就能够水到渠成。“我在高中时有一个积累本,专门用来摘抄自己觉得很精辟的措辞和表达,也包括记录一些平时生活中闪现的灵感。”
截至发稿前,诗社已收到近500首作品。中南理工男诠释着“生活无处不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