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手“种”小腿寄养回植手术再获成功
来源:湘雅医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8日 作者:王洁 汪泉佺 吴攀峰
本网讯:被机器绞断的手臂,寄养在小腿上再回植成功。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团队,再次续写了2013年12月全球各大媒体聚焦的伤者断手“失而复得”的故事。
5月5日下午3点,在湘潭电化工作的周先生(化名)左手不慎被卷入车间的螺旋叶片中,整个左前臂瞬间被完全绞断。
伤者被紧急送往湘潭当地医院。当躺在手术台的他得知只能截肢时,周先生心凉了半截。他隐约记得曾新闻报道过湘雅医院成功实施此类断手再植手术,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当天晚上6点,周先生被转入湘雅医院急诊。检查发现,周先生左手手腕完全离断,大部分肌腱从前臂肌腹抽出,前臂肘前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尽量保持断肢的存活。常温下断指要在10个小时内恢复血供,而此类断肢耐受缺血的时间则更短,时间就是生命。
2013年12月,唐举玉教授团队曾成功进行了一例断手寄养小腿再植手术。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经过反复论证,唐举玉教授为其制定了分期手术挽救断肢的方案,即一期将断肢彻底清创后寄养于小腿,待患者寄养肢体成活、全身情况恢复良好后,再开展寄养肢体原位回植术。
鉴于周先生手背和手腕部分有比较大的缺损,唐举玉教授团队为他设计了独特的寄养方案,在他的右小腿内侧上“挖”了一块皮瓣,将缺损部分“种”进这个“洞”,让断肢有了存活的土壤。
当晚,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团队近10名医护人员兵分三路,连夜紧急为周先生做了手术。周先生的断手很快就恢复了血运。
“这种撕脱性离断要复杂得多,不是像刀砍伤那样‘一刀切’的简单平面,只需要对接回去就行。从患者的手背,到左前臂,一直到肘部,都有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撕脱损伤的平面都不一致,修复起来复杂程度要高很多。不但要求术者具备过硬的小血管吻合技术,还要具备扎实的功能重建技术、皮瓣移植创面修复技术。要让患者尽量以最小的供区代价获得最好的手部外形和功能效果,获得一只有感觉、运动功能超越假肢的手。”唐举玉阐释手术难度、要求和目的。
6月3日,唐举玉手术团队,成功将寄养于患者周先生右小腿上长达1个月之久的左手回植到左前臂上。
一周后,周先生的左手和移植皮瓣均已成活,且创口愈合良好。
目前,周先生的左手已能轻微屈伸,经过进一步的功能康复锻炼,有望恢复更好的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