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轻合金材料技术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3日 作者:段敬搏 刘学 摄影/胡超群
本网讯:10月31日,第十届航天运载器结构技术——轻合金材料应用与体系规划研讨会在我校新校区中铝科技楼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教授,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部主任王端志,无锡派克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研讨会,就轻合金材料的铸锭技术和应用状况展开讨论。
高文兵书记以美国军舰出没南海事件为例,阐述了不断提升航天水平,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他指出,我校是 “2011协同创新计划”中的一员,在有色金属领域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产业链,拥有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和创新能力建设平台,陆续承担几百项国家级项目,直接为国家的“长征”系列火箭等航天领域提供高性能材料和关键部件。我校有决心,有能力坚定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王端志主任则从轻合金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应用现状、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等4个方面,深入分析航天运载器结构轻合金材料应用与发展趋势。
参会各单位专家代表围绕轻合金材料铸锻技术展开讨论,内容涉及超声波辅助技术、异型铸造以及增材制造/3D打印等前沿科技。专家们分享了各项技术的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突破难题后获得的成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希望各单位协同合作,增进交流,实现产学研用结合,完善轻合金材料铸造技术,促进航天运载器结构技术的发展。
据悉,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航天轻合金环形构件研发中心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无锡市派克重型铸锻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心依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的航天运载器结构设计能力,充分发挥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的学科优势,并联合派克公司的大型环形民营制造业优势力量,旨在通过高品质环形构件的制造与材料的优化作用,突破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形成设计-材料-制造-应用的技术体系、工艺规范和技术标准,支撑航天各类规格环形件服役性能的提升和发展,满足未来航天运载器的研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