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慢性呼吸病门诊规范诊疗中心落户湘雅医院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6日 作者:武海亮
本网讯:4月16日,呼吸科门诊综合诊疗规范管理项目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医院协会授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为全国百家慢性呼吸病门诊规范化综合诊疗中心。
据介绍,呼吸科门诊综合诊疗规范管理项目由中国医院协会发起,旨在通过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规范化建设,建立集诊断、治疗、患者教育于一体的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规范化综合诊疗中心,从而实现对慢性呼吸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科学的疾病教育及规范化治疗理念。该项目自2015年4月启动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已在119家医院的规范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建设,主要集中在省内大的三甲医院。
中心将为哮喘和COPD等疾病患者带来规范化诊疗
近年来,以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预计至2025年,全世界哮喘患者将由目前的3亿上升到4亿。在呼吸内科门诊建立集诊断、治疗、患者教育于一体的呼吸综合诊疗室,以实现慢性气道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及相应患者疾病教育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疾病管理、治疗则是实现规范化诊疗的重要途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以炎症为核心的多因素疾病,需要早防早治。其诊治指南强调:肺功能检查是发现慢阻肺的金标准。但遗憾的是,在我国慢阻肺诊断率仅35.1%。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胡成平教授对此表示:这一数据说明肺功能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高,总体检查水平较低。但事实上,肺功能检查应贯穿整个疾病治疗过程,开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与控制3-6个月后进行第二次肺功能检查,之后还需定期检查。因此,患者最好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肺功能以追踪其状况,及时发现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而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规范化综合诊疗中心综合了肺功能监测和疾病治疗,使患者不用到处奔波,在同一中心就可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项目可提供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同行间的经验交流
对于慢性病治疗而言,患者的依从性相对比较差,不遵医嘱随意停药、漏药现象较为普遍。在慢性呼吸疾病门诊规范化综合诊疗中心,患者可以通过加入“红围巾关爱行动” 项目,从而得到科学的疾病教育,有效纠正其不规范治疗行为,宣传科学的慢病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呼吸科门诊综合诊疗规范管理项目将围绕诊断、治疗、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各医院的经验分享,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各区域规范化诊疗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作为交流的重要环节,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胡成平陪同与会专家实地参观了湘雅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详细介绍了湘雅医院呼吸门诊综合诊疗中心的有关情况。
据胡成平教授介绍,湘雅医院呼吸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有着完善的呼吸门诊综合诊疗系统,集患者就诊、肺功能等检查、吸氧雾化等治疗、用药指导、患者教育等于一体,同时严格把控肺功能检查质量,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目前,该科的肺功能及FeNO检测水平位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肺功能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数据的批量检索、分析等功能,以推进慢病管理以及医院大数据库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