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高速铁路桥梁发展与挑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5日 作者:马俊
本网讯 11月8日-10日,中德高速铁路桥梁发展与挑战研讨会(China-Germany Forum on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在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世纪楼14楼会议室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中南大学和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汉诺威大学)牵头,得到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资助,会议邀请到了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中铁大桥勘察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和南昌铁路局等科研、设计、运营管养单位共35名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参加。
11月8日上午8:30,研讨会开幕式举行。副校长陈春阳、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刘辉修、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蒋琦玮、院长谢友均等负责人出席了本次开幕式。陈春阳副校长做了欢迎致辞,他就本次会议的背景、参会单位和代表、会议议题等做了简要说明,对中德两国深化合作提出了相应希冀。研讨会的德方组织者、来自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的史蒂芬.马克思教授和中方组织者、来自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戴公连教授进行发言,分别介绍了德中双方的与会代表,并表达了对交流内容的兴趣与期待。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中德高速铁路桥梁体系比较”、“桥梁与轨道相互作用研究”、“中德高速铁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新趋势”3个议题展开,每天一个议题,35位专家学者依次做了报告。报告内容涉及高速铁路桥梁建造、设计、运营、维护的方方面面,同时,就力学分析、新材料应用、抗震性能、构件设计、人才培养等领域也做了相应探讨。研讨会全程使用了同声翻译,中德两国专家就各自研究方向、科研成果、所遇挑战困难展开了热烈探讨。
11月10日下午,与会人员在戴公连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德方代表对我校多功能振动台实验室、风洞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均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们一致认为我校实验室建设卓有成效,实验设备和技术水平确实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德国Steffen Marx和Feldmann Markus两位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讨会确实加强了两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会议深入探讨了两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对于双方今后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多思路。我校戴公连教授也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他激动地说道,中德两国高铁桥梁方面的顶尖级专家齐聚一堂,无论对于我校桥梁、铁道等学科的发展,还是对于专业学生的培养均大有脾益,同时,戴教授也对为本次研讨会辛苦工作的各位教师、志愿者表达了最真诚的感谢!而通过与现场师生的交流,大家也一致表示“会议难得”、“收获颇丰”、“开阔眼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