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第三届成像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作者:周科际

本网讯 11月16-18日“第三届成像雷达对地观测高级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国际国内各行各业近4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吴一戎院士、于起锋院士等16位专家做大会特邀报告,140多位专家将做分会口头报告,60余位专家做口头报告。

合成孔径雷达(SAR)作为主动式微波成像传感器,凭借其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成像、以及对特有地物的穿透特性,已经成为国际对地观测领域最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特别是随着极化干涉SAR、卫星编队SAR、多平台(星载/机载/无人机/地基)SAR和数字波束形成SAR等新技术的出现,国际上先进SAR任务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成像雷达系统的快速发展,成像雷达正呈现多种获取技术交叉利用和综合发展的蓬勃局面。目前SAR已具备了对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形、环境、资源和灾害等的周期性动态观测能力,能够有效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全球环境资源监测。

本届会议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微波遥感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图像测量与视觉导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22家单位协办。会议开幕式由中南大学朱建军教授主持,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席郭华东院士致开幕辞,中南大学朱学红副校长、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于起峰院士、国土资源厅金勇章副厅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领导毕建涛博士等分别代表所在单位致辞。

本届大会将围绕雷达电磁散射理论、成像雷达系统、雷达成像、SAR/InSAR数据处理算法和SAR对地观测应用等方面展开研讨,对于总结2014年第二届雷达会议以来我国雷达遥感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完善我国雷达遥感的学科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强成像雷达对地观测理论、技术及应用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成像雷达在支持全球环境变化和地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