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我校青年人才举行学校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研讨会

来源: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0日 作者:谭静强 李磊

本网讯 9月18日下午,我校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等10个学院(研究院)的12名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在地球科学楼举行碳中和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研讨会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印发的系列“双碳”重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深入交流各团队、学科、学院在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优势、基础与潜力,探讨碳中和平台/团队建设、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相关问题,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要求。

地信院教授谭静强、胡俊分别做了题为《地球科学服务碳中和》和《森林生物量和碳汇的卫星遥感探测》的报告。他们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地球系统科学问题,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需求,需要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建设碳中和研究院/学院等平台或机构,设置碳中和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碳储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等,我校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可在碳循环机制研究、CO2地质利用与封存、碳源与碳汇监测、低碳能源与储能空间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粉末冶金研究院教授王章维、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海燕、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庆分别做了题为《碳中和战略—从合金设计角度出发的一些思考》《化学化工学科在融入碳中和规划中的几点思考》《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的报告。他们提出,可通过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冶金等研究方向为牵引,促进物理、化学、冶金、材料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指出,发展规模化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新能源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我校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在相关领域具有最完善的学科体系,应大力发展储能与动力电池技术,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轻合金研究院教授喻海良、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元强、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刘敏分别做了题为《铝合金加工过程碳达峰需求》《绿色低碳建材与“双碳”战略》《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报告。他们认为铝合金材料与加工产业链长,材料加工过程电力需求非常大,同时又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开发新技术,实现材料加工过程的节能降耗,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同时,建材生产与建筑运行能耗碳减排潜力巨大,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双碳目标执行过程中,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唐崇俭、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韩海生、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陶明分别做了题为《冶金环境工程学科视角下的“双碳”思考》《资源加工过程中的“双碳”策略》《“双碳”背景下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报告,指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并产生大量“三废”污染物是“减污降碳”的主战场之一,选冶新技术与装备更新迭代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主旋律,每年几十亿吨尾渣资源可作为水泥建材行业的替代原料,其高效纳利用是未来尾矿处理的发展趋势。全球脱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矿产资源的低碳开采,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得出资源开采各个环节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学校未来研究可重点围绕重点行业碳减排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开展,突出特色优势,同时加强与智能技术的交叉研究。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双碳”战略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高校应发挥“双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原创技术重要策源地的关键作用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我校在有色金属、土木交通、新材料与新能源等领域的优势学科与“双碳”需求具有很高的契合度,满足在低碳产业流程、零碳能源体系和负碳增汇技术开展三端联合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的条件,具备建设完整“碳中和”学科链的基础。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可以推动碳中和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为基础,以建设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或相关研究平台/机构为抓手,以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助力我校成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重大战略贡献“中南力量”。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