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采用血管置换术救治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作者:陈旭良
本网讯 近日,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团队通过“左心流转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救治了一位B型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患者。
不久前,怀化市的曾先生感到左侧的腰背疼痛,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疼,在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后发现曾先生患上了主动脉夹层病。在医生的建议下,曾先生一家赶紧到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黄凌瑾教授接诊后,经过完善检查,发现曾先生患上的是B型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病变范围几乎覆盖了整条主动脉,上端累及主动脉弓,下端累及双侧髂动脉。
经过术前讨论,心脏大血管外科黄凌瑾教授团队认为,曾先生主动脉病变特别严重,受累范围大,微创的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而如果只采取保守治疗,随时可能因主动脉破裂猝死。基于以上考虑,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医生、体外循环灌注师、心外科重症监护医生、麻醉科、手术室组成的大血管手术团队召开多学科讨论会,制定了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希望通过一次手术彻底解决曾先生的病变血管。
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手术,一般需要用人工血管置换从胸主动脉到腹主动脉的全部主动脉,同时将主动脉沿途所有分支重新吻合到人工血管上,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国内仅有数家医院能常规开展,多数医院采用体外循环的方式完成,而湘雅医院一直采用技术理念更为先进左心转流辅助方式。相比于体外循环,左心转流辅助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不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术中对各重要脏器都有专门的管道维持灌注,对腹腔脏器、肺脏、心脏、凝血功能和血细胞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但左心转流需要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灌注师、护士术中的紧密配合,需要成熟稳定的团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团队同时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左心转流技术,更加安全高效,使得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更理想。由于患者主动脉弓病变严重,手术团队术前讨论时还制定了心脏停跳、深低温停循环的备选方案。
8月28日,手术团队为曾先生实施左心流转下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术中,黄凌瑾教授通过充分游离主动脉弓,将血管阻断钳成功放置在主动脉弓中段,避免了深低温停循环这一创伤更大的手术方案。12个小时的手术,为曾先生成功置换了50里厘米的主动脉血管。术后在心脏大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曾先生状态良好,术后10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5天即可自行下地活动。
黄凌瑾教授表示,对于巨大胸腹主动脉瘤、腹部脏器缺血、下肢供血不足、长期疼痛的患者,随时可能出现病情恶化,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如果病变较复杂,支架往往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而血管置换术可以一次性解除病变血管,尤其是对年龄不大的患者、马凡综合征等血管脆弱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我们更应该积极考虑血管置换术,帮助患者尽量安全、高效地解决病痛。
(一审:于涛 二审:韩艳 三审:李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