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举办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高端论坛
来源: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7日 作者:尹海豹 摄影:凌浩天
本网讯 11月23日,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高端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中国村落文化智库”、光明日报与中南大学共建的“中国村落文化国家智库”承办。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建湘,光明日报原党委书记、原副总编辑刘伟,湖南省委宣传部社科工作办主任陈湘文,湖南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勤繁出席会议并致辞,湖南省住建厅村镇处相关负责同志,人文社科处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蒋建湘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通过集合多学科优势与能量,积极探索文化传承的新途径,拓展了人文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推出了大量具有学术创新、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文化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湘文强调,湖南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多方协作,共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事业的进步。刘伟指出,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是学术界、文化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在尊重历史、顺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上,精准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乡愁里的古村落》丛书新书发布会,蒋建湘与张勤繁共同为新书揭彩。
主论坛报告环节,来自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胡彬彬教授提出了村落文化整体保护的重要意义和参考措施;中南大学刘灿姣教授探讨了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统一监管的具体路径;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从政策解读入手,分析了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的三个阶段;中央民族大学陈进国教授则分享了对“村落文治离不开良人”的思考;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强调了跨学科研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意义;湖南大学柳肃教授从中国古代哲学自然观与城镇、村落、建筑的关系谈起,指出多数哲学流派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存在共性观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3日下午,围绕“传统村落文化的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民族艺术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等三个议题展开,分论坛与会专家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是由中南大学创立的国内较早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实物与文献资料集藏展示、数据库建设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近四十年来,中心考察了我国7000多个传统村落,产出了大量具有学术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和资政报告,对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推向国家文化保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举办的论坛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审:何美琴 二审:王轩 三审:李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