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地信院谭静强团队在页岩气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7日 作者:徐瑾琦 户瑞宁

本网讯 近日,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谭静强团队在页岩气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并获采纳。同时,在国际顶尖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刊发关于大规模页岩气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中国页岩气大规模开发可持续性挑战(Challenges to sustainable large-scale shale gas development in China)”,深入剖析了中国页岩气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推动我国页岩气实现高效、安全、绿色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中南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团队伍键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谭静强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合作作者来自中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匹兹堡大学和滨州州立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和卡尔顿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长江流域页岩气主产区分布及开发潜在影响关联图

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且发展迅速:可采资源潜力位居世界第1位,年产量已超250亿立方米/年,位居世界第2位。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关键期,页岩气的可持续开发路径可能直接影响“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实现2030-203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的目标,我国页岩气主产区开发井的数量将达上万口。我国页岩气主产区具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质条件复杂、生态多样性显著的特点;然而,当前页岩气开发利用普遍使用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一旦进行大规模开发,极有可能会激发潜在风险。

针对潜在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了三方面解决方案:第一,建立全周期环境监管体系,重点强化甲烷泄漏实时监测、压裂废水循环处理及地震风险动态评估;借鉴国际经验,在高风险区域试点“分级响应机制”,根据地质活动强度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第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倡导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CO₂无水压裂液、智能钻井装备等绿色技术,降低30%以上水资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通过设立行业创新平台,加速纳米级页岩储层吸附机理等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提升开发效率并减少生态扰动。第三,实施区域生态安全评估与规划,在长江经济带开展生态脆弱性分区管理,将页岩气开发纳入“双碳”目标考核体系;建议建立涵盖水资源承载能力、地质灾害风险、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多维度评估模型,确保开发强度与生态保护红线相协调,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本研究不仅有望为我国制定页岩气绿色开发政策提供科学支撑,也可为全球生态脆弱区非常规能源开发提供风险防控科学依据。

据悉,项目团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和中南大学创新驱动项目支持。

(一审:何美琴 二审:李丹妮 三审:李殷)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