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与中国文化——何云波教授做客人文讲坛
来源: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3年04月10日 作者:蒋叶琴
4月9日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何云波教授应邀做客人文讲坛。为广大学子作了一场“围棋与中国文化”的主题讲座。
昨晚的讲座会场布置别具特色。讲坛上一盏古色古香的壁灯,两钵黑白分明的棋子,生动的围棋图像展示,使整个会场陡然增加几许围棋文化的氛围。
何教授以其风趣的演讲风格带领大家迈入了围棋文化的殿堂。何教授曾就读俄罗斯文化的硕士生。讲座伊始,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从研究俄罗斯文化改变为研究中国文化。他认为俄罗斯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充满了悲剧感,而中国文化就趋于审美化。这是他研究方向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内在原因。此外由于围棋的魅力——“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围棋及围棋文化使人不由自主的心生向往和热爱,使何教授另辟新径从研究围棋文化进入到研究中国文化。在博士论文中他说道:这是从美学角度的发掘。
对于文化的定义,何教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文化是从命名开始的。自然界的物质都可以成为一种文化。“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命名,赋予人的主体意识,它就承载了一种文化。”他还以张家界高大的石柱被命名为定海神针,岩洞的滴水称之为天堂水由此展示文化的形成。
谈到什么是围棋?何教授作了一番详尽的阐述。首先围棋是一种竞技,其中何教授突出强调了所谓竞技性运动是满足人们攻击性冲动的变相发泄。而围棋则以优雅的形式满足人们的攻击性冲动,用“气”的原理在征服中体现人的价值。其次围棋被称为手谈。它是一种用手来交谈的特殊情感交流方式,每一着棋都向对方发出信息,在围棋中体现交流,增进情感,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方式。而在这场对话方式中,何教授着重指出只有当对话双方平等,对话才能展开。“下棋是不断征服与被征服,也是不断交流的过程。而手谈的方式体现了平等、宽容、和谐的精神。”除此之外围棋也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命寄托。何教授介绍,在魏晋时代由于归隐生活的盛行,围棋被称为坐隐、忘忧、烂柯。这些名称揭示了时代性的特征。那种神仙般的归隐生活是人们对世俗的超越。同时围棋作为一种游戏的存在反映了游戏的本质即非功利性、需全身心的投入、自得其乐并其乐无穷。同时,围棋型本身符合美学规律,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
“围棋无论是竞技,是手谈,是生存方式,是游戏,还是艺术。这些都是围棋作为一种文化的展现。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很多东西。”何教授把围棋与中国文化相联为此次演讲作了点睛之笔。“围棋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文化的别样风景。”何教授振奋人心的话语再一次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何教授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围棋与人生的关系等系列问题给予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