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一个说法——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人性化改革纪实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5月24日 作者:骆 炬 李虹辉
2003年的灾难令人没齿难忘:非典、衡阳大火、重庆气矿井喷……灾难使人惶惑,也使人成熟。某家媒体在盘点过去一年“刻度人物”时,发出了“生命重于一切”的呼吁,可谓“吹皱一池春水”。
的确,生命无影无形,百忙当中的我们,倒时时忘了它的存在。传统的“公共人”舍生忘死一味奉献,时尚的“淘金者”玩命赚钱不顾死活,还有及时行乐挥霍生命的,还有至今追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生也几何,死也几何,谁愿去担“贪生怕死”的恶名呢?
其实,生命现象纯属偶然,而且是偶然的偶然。浩浩星空,唯地球适合于生命。生命之中,唯人类富于智商。人类长河,你作为一个生命载体,从类人猿到类猿人到原始人到古人到今人,一根生物链何其纤细何其绵长。任何的天灾人祸甚至一次遗传基因变异,也都可能没有了你。可见你的生命实在希罕实在偶然实在弥足珍重。
了解了这一点,你再来了解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改革实践,知道他们怎样从人本位的角度,将关爱生命的主题引进人性化管理机制,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感人故事,你当不会无动于衷。
说穿了,这家创造了当代传奇的医院,不过做了很简单的一件事,那就是:在人民医院,给“人民”安了一把交椅。仅这一点,为什么竟会令我们感慨万千呢?我们悲从中来,喜从中来,就因为,他们给了生命一个说法!
至于他们自己,说起来倒也平淡,平淡之中,甚至带着点儿无奈,他们说——
“我们也是‘逼上梁山’”
湘雅三医院是国家卫生部“八五”期间筹建的3所部属医院之一,1985年立项,1989年动工。1992年底,唯一的一栋门诊楼竣工,医院实行边开诊边建设。当时,医院所在地还是一片荒郊,孤零零的一栋门诊楼立在烂泥滩上,雨天只能穿套鞋进去,晴天黄土蔽日令人窒息。一条简易的沙石路坑坑洼洼,连公交车也通不到这里。没有站牌,没有路灯。有位孕妇半夜被人用板车拖向三医院,颠得在路上提前早产。有位伤了左脚的病人,儿子骑自行车驮着他赶往三医院,由于天黑路不平,结果连右脚也跌断了。当时,三医院的重点是基建,后勤人员多过医护人员。35张病床内科外科轮流用。由于待遇差,医生也大多是从各医院勉强抽调来的。一个淋巴切除小手术,花五、六个小时还做不利索,这位病人做了右半边,就愤而从手术床上跃起,跑到别家医院,只花半个小时就把左半边做得干干净净。还有一位病人,住了半个多月的院还没发现腹痛原因。病人的老兄气得拍桌打椅:“再查不出来撩你们的篮!”“请问您是哪个单位的?”“撩篮单位!”“什么撩篮单位?”“全长沙就一个撩篮(了难)单位!你不晓得么?”老兄把工作证往桌上一拍,好家伙,人家竟是公安局的一位领导!没办法,由院长牵头,集中全院医生会诊,结果竟是胆道炎,这种病其实很容易诊断。院领导不由倒抽一口凉气:不能再这么折腾了!医院地点既偏,医技水平不高,加上服务态度恶劣,谁会跑到这儿来看病呢?
1994年,黄祖发受命于危难之中,从湘雅二医院调往湘雅三医院担任副院长。上任前夕,当时的湖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现在的中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冬煦,作为主管单位的一把手找他谈话:“湘雅三医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你如果把二医院的办院思想搬过去,肯定没出路。你们要把三医院办成全新的医院,一定要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旧模式!”
“脱离旧模式!”胡校长的话像一记重槌,敲在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的心弦上。他没有急于去报到,而是一头扎进了社会调查中。通过深入摸底,黄祖发得出了结论:当时尽管改革开放已经七、八年了,但我们的医院,还是重复计划经济下集权管理的“老三篇”——老粮仓,医院捧的铁饭碗,护士吃的国家粮。——老算盘,“国营国营,不管亏盈”,谁也不关心效益。——老脸孔,按部就班赶了趟,你能把我怎么样!我们的医院什么味道都有,就缺一种味道——人情味。在医生眼里,病人只有病而没有“人”,我们的白衣天使对人的灵魂视而不见。当然,还有一种正在“改革”的医院,什么都讲钱,看个感冒收人千儿八百的,也不管你什么病,B超、透视、验血、验尿……,通通来一遍。什么消炎药、补药、假药甚至美容药,样样开给你,只要吃你不死。我们的医生眼里只有钱,同样没有人的存在。
黄祖发不由想起他的美国之行。去年11月,他随团前往美国考察医院管理。他第一次走进美国的医院,就吃惊地发现,美国医院的管理模式和我们大相径庭。那家医院和他当时所在的湘雅二医院规模相当,可人家只有5个后勤人员,而湘雅二医院的后勤人员却多达480人!人家是科室主任当家,地地道道的专家治院市场行为但却井然有序。我们呢,科室主任听院长的,下级服从上级,唯行政命令是从,谁也不管市场。这种与市场脱节的集权管理带来的效率低下和秩序混乱,早已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最让黄祖发动容的,还是人家那充满人情味的医疗服务。“什么叫命值钱,情无价?什么叫纳税人的福利权益?病人住院跟居家没什么两样,依旧享受亲人般的照顾。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如同探亲访友,医疗社区化的风气消除了职业间的隔膜与距离……”黄祖发充满感慨地说,“我们一定要从计划经济下的旧框框里挣脱出来,从人本之义的深层次思考医疗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把三医院办成一所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氛围的现代化医院。”
认识清楚了,主意拿定了,黄祖发走马上任,一连三把火,烧得人心里发烫,眼睛发亮,脑袋发胀。
他的第一把火,叫“放火烧荒”。当时,因为医院是公益事业单位,所以银行从不考虑贷款。原因很简单:医院从来只花钱不赚钱,哪有靠国家拨款还贷的道理?都是“阿公”的钱,左口袋放进右口袋,贷了也白贷。另外,靠吃“皇粮”,历来是人浮于事僧多粥少,自己吃光用光还不够,哪有余钱还贷款?因而医疗这一块就成了被金融信贷遗忘的荒草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但黄祖发不信邪,偏要去“烧荒”。于是,院领导开会定指标:书记带头贷3000万,黄祖发是主管基建的副院长,更是责无旁贷。他们走出医院,敲开了行长的大门,慷慨陈词死磨硬泡陪尽笑脸说尽好话。请吃饭请唱歌请喝酒。“喝一杯贷100万,喝20杯贷2000万!”黄祖发喝不喝?喝!军人出身,部队锻炼出来的酒量,我怕谁?结果呢,酒是喝了,贷款却“原则不贷”——原来那是开玩笑!黄祖发火冒三丈。火了又怎样呢?只能关起门发自己的脾气,发完了,消消气,打起精神出发,半夜三更去敲行长的门,依然陪着笑,再次陈述自己的人性化市场改革方案……,终于,他们感动了上帝,工商银行首期货给了他们800万,而且上浮20%的利率也取消了。行长说:“黄祖发这人够朋友,而且他们的改革方案符合市场规律,其市场前景完全可以预测。”几年间,工行贷给他们3000万,还有其它银行的支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硬是筹到了6604万元,完成医疗区基建项目34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
他的第二把火,叫“点火烧炕”。湘雅三医院有一个曾用名,叫“汽车医院”。这名字旁人听着好笑,院领导听着脸红,职工们听着窝火。你想想,一家部属医院,居然没有职工宿舍!食堂搭的是工棚,职工住的是原单位住房。所以,每天一大早,职工们均从四面八方乘公交车上班。医院又在远离市心中的郊外,每天光上下班的时间就花去几小时,还有多少心事用在病人身上?一想起这点,院领导就忧心如焚。黄祖发是主管副院长,能不着急吗?北方人娶老婆不叫娶老婆,叫找个热炕的。黄祖发不是北方人,但一米八五的个头使他看上去像十足的东北大汉。多年的部队生活,也使他说起话来夹杂了北方人的豪气:“职工宿舍一定要上马!这就叫安身立命工程,也叫‘点火烧炕’工程。战争年代,东北战士说:当兵打仗图个啥?老婆孩子热炕头!到现在还说‘先治坡后治窝’,你还是人吗?这怎么能筑巢引凤?又怎么能稳定队伍?我们要搞人性化管理,搞阳光工程,不先给同志们心里洒点儿阳光行吗?所以,我们要盖就盖最好的,宾馆水准,20年不落后!”他们硬是通过贷款和职工集资,在医院帐面上已无一分钱的情况下,建起了职工宿舍楼,三室两厅116平方米,空调、煤汽管道进屋。
黄祖发的第三把火,叫“凤凰涅盘”。为什么医院的中心花园建设要与火发生联系呢?这里指的是心火、怒火和思想撞击之火。医院职工都知道,黄院长脾气大,可医院园林建设遇到的阻力更大。本来医院建设就资金紧张,还要拿出六七百万元搞园林;本来都市里就尺土寸金,还要留出70%的绿化率!“简直是疯啦!”有人大声疾呼,有的告到厅里部里,说院领导拿大家的血汗钱去种花养草,“崽卖爷田心不痛”。下面骂,黄祖发也骂。他从不回避矛盾,不害怕斗争,结果大会骂,小会骂,办公室里闹,回到家里还吵。可不管怎样,园林还是在骂声中锦绣暗铺回廊悄延。当一个百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园林次第展现,骂声便渐渐回落,赞叹之声代之而起。终于,全国第一家花园式医院,在思想斗争的烈火中脱颖而出,如新生之凤凰超尘出世,展翅翱翔于湘水之滨!
至此,黄祖发总算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步计划,为对外进行人性化服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对内激活人性化管理的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黄祖发幽默地说:我们的贷款是靠敲门敲出来的,住房是靠硬挤挤出来的,园林是靠发火发出来的。一句话:逼上梁山。
可他的受逼远未结束。1999年,黄祖发出任院长,正式扛起了医院改革大旗。然而,他的宏图大计,却面对着市场经济与福利政策的夹缝,受到了市场需求与行政调控的制约。黄祖发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湘雅三医院必须在制约中求发展。
黄祖发到底是条汉子。在医疗改革两面受逼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一声“狮子吼”,称得上峡谷震荡空谷回音——
“市场化就是人性化!”
时间是公正的。历史将不会忘记。也许,黄祖发的这一声吼,注定了要铭刻在磨崖石壁与青铜器上。因为他代表民心发呼民情,不管狼烟四起的商战如何诡谲多变,无论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残酷无情,他到底没有忘记人的存在。
我们称黄祖发的这一声吼为空谷回音,还在于它的难能可贵。近年出台的医改政策,将医疗卫生正式定性为公益事业。可国家拨到医院的经费却越来越少。就说床位补贴吧,原来每床几十元,后来是每床十几元,再后来,索性就没有了,此其一。其二,是实行“医药分家”。本来,在国家补偿越来越有限的窘况下,医院可从药品销售中寻求利润,可这条“以药养医”的渠道也被彻底切断了。其三,医院收费由物价部门定价,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又将国家对职工的福利补助从医院剥离出去,交由医疗保险机构掌管。这样一来,医院可真的就彻底地断奶了。人奶喝不上,牛奶也没得,喝点米汤吧,想得美!你说,都到这份上了,人家还能想到人,想到咱老百姓,喊得出“市场化就是人性化”,这容易吗?
不过且慢,你要是因此就把黄祖发当圣人,那你就错了。他不是武训,靠讨打挣钱办教育。更不是阿Q,靠“精神胜利法”来维持医院。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磁器活。”他所以敢发此宣言,自然有秘密武器。
黄祖发用了长达半年的时间,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主题,发动全院上下大讨论,共收集意见和建议800多条。最后,大家的意见逐步汇总成一个宗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健全人性化管理制度。靠人本关怀赢得顾客,靠良性竞争出效益。
思想统一了,湘雅三医院人空前团结士气大振。黄祖发与院领导运筹帷幄,祭出了四件法宝:一日分散法人制,也叫“二级法人制”,即把院长权力进一步下放到38个科室主任身上,让他们直接调配人、财、物并享有更大的决策经营自主权。这项改革的本质意义,在于它的由集权管理机制向市场管理机制的根本性置换,由行政命令式的计划经济向民主式的市场导向经济转轨,由从上而下的长官意志兑现向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意识突进。“法人主任有权以医疗市场的需求来确定科室的发展方向。这一机制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各科室直接面对市场时,就会以敏锐的反应和优质的服务,来应对市场的挑战。”黄祖发诠释说。为避免各科室为利益所驱动如脱缰野马易放难收,黄祖发祭出了第二个法宝:成立专家委员会。这个15人的委员会,70%由临床一线专家组成。他们必须是各科室综合实力和效益排前十名且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审定医院发展规划、机构设置、部门负责人岗位资格变更,以及听取各科室主任年度述职报告和财务预算、重大开支等。至此,医院决策权与执行权得以有效分离,真正地实现了专家治院。黄祖发说:“医院的顶梁柱是专家,专家无决策权,专家治院始终是一句空话。”该院的第三个杀手间叫“科室成本核算制”。“这是借鉴了企业化管理经验。”黄祖发说,“把医技、临床科室的资产、设备、低值易耗品及人员经费统统纳入成本核算,由各科室自费盈亏。”这样,各科室就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成本、在编人员和计划外用工,努力做到低成本、高效益,既减少了设备的重复购置,又降低了日常经费的空耗机率。成本的下降带来了医疗取费的下调。来看病的多了,医院收入反而上去了。黄祖发并未到此打止,紧接着亮出第四招:建立病员联系跟踪服务制,在全省各建立医疗服务联络点37个,主动上门跟踪服务。院里同时将后勤人员组织起来,纳入人性化服务之中,规定每人每月至少服务、联系一名住院病人,从挂号就诊直到病人出院,全程跟踪服务。
黄祖发真厉害,一推(将各科室坚决推向市场),二拽(紧紧拽住各科室的缰绳),三卡(死死卡住成本核算这一关),四赶(毫不客气地将后勤行政人员赶向医疗第一线)。四大板斧砍下去,硬是率领全院在荆棘丛中杀开了一条血路。但同时,黄祖发也不是厉害——主意众人帮着拿,他不过是收购了大家的聪明又返销给大家罢了。也许正因如此,他才获得了全院上下的认同,每条措施一旦出台,很快就成为了大家的自觉行动。
笔者有幸参观了他们的门诊大楼,不得不钦佩他们为病人着想的体贴入微。就拿最平常不过的诊断床来说吧,一般的医院是不设枕头的。为什么呢?天晓得。其实病人躺在床上接受医生检查连个枕头也没有,当然极不舒服。可是习惯成自然,谁会想到这一层呢?所以当陈志恒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连自己也觉得好笑。从护士做到护士长做到门诊部主任,怎么就没觉察出诊断床上少了点什么呢?为此,她特地到有名的梦捷床上用品公司定做了几个好枕头。受此启发,又想到腕垫:病人量血压、抽血样,都得撸起袖子,光膀子搁在桌面上或玻璃上,那种生硬冰冷的感觉也不是滋味。所以她又去定做了一批腕垫。在人性化服务学习班上,医生护士们就如何体现人文关爱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一个个细节被想到了,一条条措施被制订出来。比如洗手用感应水龙头避免交叉感染,比如学宾馆的给就诊病人准备一个存伞架,又比如给每间办公室及诊室添置健康直接饮水器,再比如多备一些轮椅及平推床等等。以前到医院打针脱裤露腚的,周围人来人往也不嫌寒碜。如今好了,注射室分男分女还特地设了高雅屏风。以前医院走廊设两排木靠椅,病人候诊时大眼瞪小眼像候审。现在椅子取消了,加设了候诊室。里边跟茶座无异。客人听听音乐,喝点香茗,看看报刊,欣赏欣赏墙上的字画,病也轻了几分。就连他们的牙科,也考虑到看牙是一种个人隐私,而由大开间改成了小隔段,从治牙到牙保健,处处体现出对人的尊重,难怪有人感叹:“在湘雅三医院治牙也是一种享受。”还有人开玩笑说:“湘雅三医院搞人性化服务,真是武装到了牙齿。”
当然,他们还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服务的举措,如导诊制度,电话预约制度,专科治疗“套餐”及健康料理“套餐”等等。笔者顺手拿了一套彩印小册子,其中健康处方有80余种,从高脂血症到心肺疾病到性病到拔牙术等等,应有尽有。另一类是各种健康检查计划,有男士健康计划、乳腺防癌普查健检计划等等。还有夕阳红套餐、心理评估套餐、鸳鸯套餐……
医保办公室的熊灿娟主任说:“人性化改革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她举院领导探视病人为例。他们公务缠身,能抽空去看病人吗?能!回答是肯定的。而且大凡重一点的病人,院领导一定去看,带一束鲜花,送一点水果,了解病人有什么需求等等。笔者问:“像这样的活动,一个月有多少次呢?”“二三十次吧。”熊主任说。笔者相信她说的是实话。因为每年他们的住院病人有近2万人次。病不重谁愿住院呢?10%的重危病人总有吧?就这10%,也够他们忙的了。人性化服务可不是一句空话,院领导不带头何以服众?而且黄祖发言令必行,他都去了,别的领导谁敢不去?最难处理的是逢年过节,谁没个人情客里?但院长规定过年前后哪位领导也不能离岗,因为从除夕9点到初一凌晨,领导必须集中,去给病人和值班人员拜年,逐一给病人送吉祥、送餐票、送贺卡及礼品。那天,病人可免费用餐而且加菜。黄祖发说:“人心都肉长的,大年初一的住医院,谁心里好受啊!我们要让他们也有家的感觉,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说到动情处,这位武高武大的汉子眼睛湿润了。他出身安徽农村,父母亲身体都不好。看到病人,他就想起双亲。可他,每年春节都不能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付出吗?
有付出,当然就有回报。全面试行人性化管理的2000年与头年相比,湘雅三医院成本大幅下降,而收支结余却增长300%!职工人均收入也递增了42%。当年新添设备和基建投放分别增加了1800多万元。以后连续三年,他们的经济增长率均以50%以上速度攀升。他们的年总收入突破亿万元大关后,2002年是1.4个亿,2003年是2.6个亿,他们的病员满意率一直排全省第一位,每年都拿到了为此而特设的10万元奖金。
最近,黄院长收到一封批评他们收费太高的信,当即批转医院具体分管负责人:“此信已细阅,非常感谢王同志(写信人)……我是农民后代,来自贫困山区,深知就医难啊……我真心拜托你们把信中提出的一些项目收费逐项逐个进行调查,并在年内对全院二级核算单位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如有问题要严肃查处相关人员,逐项退回当事人,必要时向社会检讨。病人利益高于一切,绝对不允许多收一分,否则我们就是犯罪!”
市场无情人有情。湘雅三医院通过人性化改革建立起来的与客户的关系,用杜甫的两句诗来概括最恰当不过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心是互动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爱与被关爱,也是双向互动关系。因此,这种医院与病员之间相荫相润的亲密融通,使我们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在这里——
“上帝不再虚位”
改革开放以来,商场上喊得最多最滥而又最不被当真的口号,莫过于“顾客就是上帝”。但是喊归喊,做归做,商家往往没把顾客当上帝,顾客也往往没把自己当上帝。再拿人民医院来说?叭嗣褚皆何嗣瘛薄飧霰缓暗迷缫崖槟镜目诤牛ズ嗌俚慕们橛胄了帷6源耍嗽芴寤幔咳缃瘢蔽颐翘秸饧乙皆旱牧斓妓?nbsp;“我们医院,不说全部,起码有80%以上的医护人员从内心觉得顾客是上帝,医院就是人民的家”这样的话时,我们竟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早在20年前,美国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特就已指出了“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这一趋势。他说:“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医疗服务也日益变得高情感。……医院人员试图在医院里创造一个更像家里的环境。”
黄祖发有否读过《大趋势》?我们不好多问,但他试图将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植入正从集权化管理模式挣脱出来的人性化管理之中,则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正在实现战略思想的大调整,从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根据“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这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则,将这所综合性教学医院的发展方向,定位在高新技术上。
“生命学科这一块,在国际上大家起点差不多。”专家座谈会上,黄祖发口气平和,却语惊四座,“我们有这方面的人才优势,在座的就有不少生命学科教授和移植专家。由你们牵线,网罗一批行家里手,形成一个学科群体,我们就有可能创办全国最大的人体器官移植中心,为生命学科开辟一个科研基地。”
院长的话总是这样出人意料而又在乎情理。他的设想常常太超前太出格,但细细一想,却又切实可行。往往这时,掌声就爆发了。这就是黄祖发的出彩处。但他的出彩,正如礼花之于礼炮,完全发乎火药的冲动。而药源,正是久积于人心的爆发力。
黄祖发与同事们,凝聚起攻坚力量,打响了“生命工程”的核心战役。头一年,国家级课题申报增长率同比上升50%,省级课题申报同比增长率竟达到480%!与此同时,黄祖发开始大量引进人才。第一批进来8位,全是“尖子货”。其中有863生命科学评委、有国际知名的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叶启发。以后网撒得更开了,遗传学教授、基因专家、麻醉学博士等。他们还以十万元年薪特聘客座教授,你只要来讲讲课,或开设课题,或提供项目,我们就给你重奖给你高薪。短短一两年时间,湘雅三医院的人体器官移植整体实力已进入全国领先行业!
黄祖发和他的神医们如愿建起了全国、也是亚洲最大的人体器官移植中心。光净化手术间,最大的就有5间,全国领先。他们有这方面的博导6位,副教授以上专家16位,全国领先。另外,他们投资6个亿,正在兴建全智能化外科大楼,百分之百按人性化要求设计每一道程序,平均每平方米造价超过一万元人民币,这将又是一个全国领先。还有,如何在器官移植中引进纳米技术与转基因工程,如何做好一肝二用,如何攻克“器官克隆”难关等等,多少个第一等着他们去拿,多少世界难题等着他们去解码,而又有多少生命,在他们手里重获新生!
黄祖发的确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湘雅三医院的确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医院。连他们首选的课题,也充分体现了对于人本的思考和对于生命的关爱。
不错,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生命需要珍惜,需要呵护。作为救死扶伤的场所,医院有什么理由不攻克生命科学的难关,还生命于本来面目,让人终享天年呢?
黄祖发他们搭建的,正是这样的一座标准化生命平台。
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的器官出了毛病,死神已向他频频招手时,他是怎样的一种心情。而当这个人在生命的平台 上重新站起,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移植中心的明英姿博士,永远不能忘怀手术台上两死三生的悲喜剧。
农民企业家王建军,是个资产过亿的知名人物,42岁,因肝癌被送进湘雅一医院。他嫌医院条件不理想,坚持住在宾馆里。不久,王建军病情恶化发生了肝昏迷,家属几经周折找到上海有名的肝胆医院院长杨广顺,想将病人转到上海做肝移植。杨广顺说:“你们长沙就有一家湘雅三医院,他们的移植中心是全国最好的,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家属连夜与三医院联系,接电话的正好是明英姿。她马上和导师叶启发商量,两人立即打的赶过去。一检查,胆红素上千,凝血指标全是乱的,那边的教授说:“今晚肯定过不去了。”叶启发当机立断,把本院救护车调过来,转到移植中心抢救,边用人工肝应急,边做移植准备。第二天,病人醒了,竟不相信肝脏也能换,坚决拒绝做手术。出于对病人的尊重,医院与家属自然不能勉强,结果只能药物缓解。有一天突然停电,病人呼吸困难,院里派了一个硕士生一个博士生24小时给他吸痰吸肝。面对一个晚期肝癌患者,医生护士们还是竭尽全力医治和看护,竟使他延长了一个多月的生命。30多个日日夜夜,为了一个人生命的每一天,医生们熬红了双眼,护士们流尽了眼泪。连家属都感动得掉泪了:“他这是在折磨自己,更是折磨你们啊!打不还口骂不还手,这样的医护上哪去找……”
金钟祥,一位株洲银行职员,在移植中心做肾移植,和医生护士成了好朋友。手术很成功,他出院了,还经常来看叶教授和明医生。后来家里搞装修,不幸引发异体反应并导致肺部感染。他再次住院,再次做手术。当明英姿切开好朋友的气管时,发现一切都太迟了。明英姿心头一震,两行泪水夺眶而出。金钟祥已无法说话,他轻轻地摇头,示意明医生别难过。他吃力地抬起手,去替明英姿擦眼泪……
南京林业大学某教授,39岁已是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殊人才,因积劳成疾,发现时已是肝癌晚期。他骨瘦如柴地躺在病床上,听任医生护士围着他团团转。有一天,他望着不知陪了他多少个日夜的明英姿,指指她口袋里的笔,他要写。明英姿给他垫高枕头,给他纸笔。他写道:“明博士……我们的错误……就是太晚……我要放弃……”“不!你不能……”明英姿哭了,“国家需要你,亲人……需要你……你一定要坚持啊!坚持……”她拿起笔,颤颤地写了一行字:“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决不放弃!”年轻的博导点点头,嘴角努力浮上一丝笑意,眼角,却渗出了两点泪水。他终于挺过来了,至今还和白衣天使们并肩战斗,与死神顽强拼搏。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说起来难免令人伤感。医生每天都面对生与死。有人说他们的心会变硬。其实不然,揉搓得多了,心也就柔和了。他们的大喜大悲往往蕴酿出大慈大悲。他们,才是救苦救难的活观音。
某有色金属公司程经理,自誉走南闯北朋友满天下,遗憾的是肾出了毛病。他来到湘雅三医院接受治疗,做了换肾手术,效果非常好。他说:“你们的肾算什么?只有两节电池。我的肾有三节电池,电用不完。”可出院后,单位还是把他当病残看,免去了他的职务,让他好好休息。他跑到医院诉苦,医生笑着对他说:“你没事就到处串门到处跑动,大家总有一天会发现你的实力。”他果真照办,也果真转变了别人的看法,重新当上了经理。程经理喜饱了,为表感激,天南地北给移植中心介绍病人,南京、厦门、福州、上海……湘雅三医院的名声越来越大了。
不能不提到的还有阿曼病人阿里,这位老外不远万里来做肝移植。此君体重90公斤,又是伊斯兰教徒,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女的出门还戴面罩呢,怎么侍弄男病人?可他偏不争气,兼患糖尿病,屁股长辱疮。女护士也顾不得许多了,几个人架起他帮他擦下身,天天如此。每擦一次,他就感谢一次真主。做完肝移植后不久,因他血糖太高,伤口大面积炸开。没办法,只好重新做手术,从胸口两侧一直缝合下来,直到下腹部,足足缝了十多个小时。缝完后再做美容缝合,又是好几个小时。痊愈之后,阿里左看右看,竟连一点疤痕也找不到。他高兴得哈哈大笑,打电话给在阿曼安全部当将军的哥哥。哥哥立即飞了过来,送给主刀医生一枚硕大的戒指,上面还刻着国王的名字……
是的,“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没有什么比这里更直观更典型的了。高科技的发展,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结合创造了条件。湘雅三医院终于找到了高技术与情感相结合的平衡机制。直接的受益者,当然是人民。
让我们引用黄祖发的话来结束全文吧:“20年前就高喊顾客是上帝,可我们总是居高临下。病人是谁?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才是赐给我们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真正的上帝!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关爱他们,还健康与生命一份应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