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杨忠民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06月28日 作者:小文
编者按:前不久,我校83届校友、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杨忠民回母校作学术报告,作为国务院最近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记者就我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措施与学校怎样为铁路服务等问题采访了他。
▲国务院最近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请你介绍一下此规划的主要内容。
□这个《规划》目标宏大,鼓舞人心。从规模上来讲,要求在今后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路网规模要扩大27000公里;从质量上、技术标准上来看,要求快速发展,提出了许多填补国家铁路建设空白的技术指标;从构架上看,提出了客货分线的新理念(发展了这么多年的铁路,可以说是上百年啦,就是从新中国算起,也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来都是客货共线的运输模式)。《规划》的主要内容,首先要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200公里以上。其次,《规划》要求加快完善路网布局,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第三,《规划》要求加快既有线扩能改造,通过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建立十大煤炭外运基地,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既有的七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还拟建设全国集装箱运输网络,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另外,在技术装备提高上,一方面继续支持自主研制,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立足国产化;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成熟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你能否介绍一下《规划》制定的过程?
□根据十六大的精神,党中央制定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在这种背景下,铁道部安排了28个研究课题,这28个课题主要包括两大主题:一是实现铁路运输能力的快速提升;另一个是铁路的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在这些课题的研究中,铁道部党组多次向中央领导进行汇报,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要求,制订了未来20年铁路发展规划。国务院已于今年初批准了这个规划。
▲《规划》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铁道部准备如何实施该规划呢?
□《规划》完全实施(到2020年)需要投资2万亿元,2003-2007年需投资4千5百亿元,今年拟投资1千亿元。这是铁路建设史上从没有过的。今年初铁道部就已经开始实施该《规划》,提出了48个新项目(部分已经启动)。上半年开始了重点项目——快速客运通道的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四纵四横的客运网,其中就包括北京-上海的京沪客运专线,武汉-广州的快速营运干线,上海-武汉-成都的快速营运通道。这些项目的投资都是很大的。
▲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为铁路科技进步做贡献?
□现在行业与高校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从原来早已开设了铁路专业的高校的角度来讲,要看准铁路这个市场和铁路的发展,做强做大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使学校的专业、人才能继续支持铁道事业的发展。不要因为高校合并使其特色专业慢慢地被弱化或同化,否则,当铁路市场选择你的时候你会没有任何优势。从铁道部的角度来看,虽然没有了自己管理的学校,但仍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因此,部校仍需竭诚合作,要有重点和针对性地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铁路事业发展需要的研究实验基地。
关于科技创新,铁道部将重点支持对铁路发展有长远影响的重大课题。中南大学的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目前,我国所有的新型列车在外型和结构等方面目前都依靠该中心开展工作,这就有很大优势。在铁路桥梁的研究方面,曾庆元院士很有眼光,在桥梁动力仿真计算方面开展了很好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在机车牵引、列车控制、列车重载、铁路信息化等方面,还有大量的课题要研究。高校应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展具有前瞻性的重大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南大学有很大的优势,有些优势虽然暂时不明显,但也可以努力争取。譬如现在铁道部急需培养一支300人左右的高层次管理队伍,虽然清华大学捷足先登领走了这一任务,但人才需要不断培养,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机会,有机会就要努力争取。
▲作为校友,请你介绍一下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情况。
□我是1983年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到现在有21年了。毕业后,我分到天津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工作, 先后在设计处、经营处等部门工作,2001年任副院长。1988-1989年在日本进修,1997到1999年年在西安交大读MBA,获硕士学位。2001年底任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今年3月份开始在中央党校学习半年。我十分感谢母校教给了我扎实的基础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我也十分感谢组织上给了我许多锻炼成长的机会。
▲你1983年毕业,到现在已经20余年了,久别归来,觉得学校变化大吗?
□学校变化真的很大,回校后都不认识母校了。首先是校园环境变化大,学校的旧食堂和黑乎乎的教学楼都不见了,七人一间的老宿舍也重新盖了新楼。同时,办学的规模和实力发展很快,当时在校生只有2000多人,只有土木系有正教授。现在,无论在校学生人数、教师(包括正、副教授)人数都增加很快,办学条件与水平与日俱增,成为我国一般高校本科教育评价达优的第一个高校。特别是合并后,发展的空间更加增大,实力更加增强,如母校的土建学院和高速列车试验室在铁路行业很有名气。铁路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南大学的支持,如去年田红旗教授针对新疆大风沙区间列车运行安全问题提出的V型挡风墙模式就比其他单位提出的办法好,有效解决了大风沙天气列车运行的安全问题,顺利保证了今年两会期间新疆大风沙天气中列车安全运行,得到了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相信学校的明天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