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第一家缩微病案室在湘雅二医院建成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09日 作者:郭刚、吴日明
原来近千平方米的保存空间,才能存放得下的病人住院病案,如今只要几个柜子就解决了,过去查阅历史病历需要手工查找的病历,现在只要通过电脑键盘输入病人住院号,就可迅速找出相应病人的住院病历全部内容。这是笔者近日从湘雅二医院病历统计室看到的。
从2001年开始,湘雅二医院在省内率先引进缩微病案新技术保存历史病案。这一技术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储存原始病案的空间,缓解医院用房紧张。同时对历史病案全部采用ICD-10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标准进行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型的病案资料信息数据库,使病案室的工作人员摆脱了历史病案的繁琐手工查询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及病人的查询调阅提供方便。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先进的专用还原设备和网络技术,医务人员和病人通过一定的权限和程序便可以从网络上查看所必须的病案资料。到目前为止,湘雅二医院已对1958年建院至1999年4月约45万份原始病案全部采用缩微胶片的形式加以保存。
缩微病案就是采用光学影像拍摄技术,把一张张纸质病案制成一厘米大小的胶片保存,保存质量和时间和安全性远高于光盘和磁盘,不受病毒、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其它突变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采用的聚脂胶片十分坚韧,不轻易磨损,保存期限可达500年以上,而醋酸胶片也能达到100年以上,保管时间长。还原件加盖印章标记后与原始病案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电子病案尚不具备这个优势。
该系统包括“缩微胶片扫描阅读仪”、电脑、激光打印机等,还配以能进行网络共享的相应的网络设备。建立了病案的首页信息数据库,每一份病历在胶卷中的位置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盘号及光点号去定位,可按照病案号、病人姓名、疾病码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此技术的应用信息获取极方便,配合病案首页库,可以很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料。查阅病历时,根据查询要求确定查询方法如:病案号、姓名、疾病名称或是出院时间等,通过首页信息库准确查出此病历的盘号,找出此盘胶卷,放入巳启动的“缩微胶片扫描仪”中,cefp控制键盘定位到此病历;如需要打印或保存,数据可直接保存于硬盘中用或直接输出到激光打印机,得到与原病历完全一样的病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