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七旬移植患者喜过生日 ----湘雅三医院打破高龄患者移植禁区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4年11月19日 作者:曾慧华

“祝您生日快乐!……”昨日上午9时48分,湘雅三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四楼,一群医生护士推着放置有鲜花、蛋糕的推车来到某病房,并一齐向病床上的老人唱起生日快乐歌。这位老人名叫段仲梅,一年多前在她女儿成功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几天前她又刚刚在该中心接受活体肾移植手术,今天是她70岁生日。据悉,段老是目前我省肾移植领域年龄最大的接受手术的患者,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省医学界在高龄患者肾移植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据段老的老伴介绍,段仲梅老人以前是位医生,1986年发现有尿蛋白,后发展为尿毒症,1996年底最严重的时候多次出现昏迷,先是做血透,因为不是很成功,于1997年初改做腹膜透析,从那时起就基本上靠交替运用腹透和血透维持生命。据称,由于病情逐渐严重,段老已经十年没有一滴尿液。去年6月份,她的女儿万慧因为肾病在湘雅三医院做了肾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这给了老人极大的鼓舞,她决意也做手术。11月8日,三院移植专家给老人手术,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手术获得成功,老人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说:“慧慧,妈妈终于有尿了!”目前老人的气色、心情等看起来不错。

湘雅三医院移植专家叶启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随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技术的加强,肾衰病人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因此,老年肾衰患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患者因为肾源、自身经济状况等原因,往往没能接受肾移植手术。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生的尿毒症患者超过数十万人,真正能换肾的病人不到1%。 然而,由于长期透析,许多患者已无法耐受透析所带来的副反应。段仲梅老人也深受透析之苦,由于每次透析都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对于有过8年透析史的老人来说,其血管功能已经变得很差,每次血管穿刺对她来说都是一次折磨。此外,透析并不能解决患者的根本问题,还可能引发因钙磷代谢引起的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加上长期透析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持,很多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此,老年肾移植在我国医学界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以前由于器官移植技术不太成熟,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因为担心手术成功率,医院并不主张为患者实施肝、肾等移植手术,许多高龄患者也不敢接受移植手术。不过,随着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更多新的免疫抑制剂的出现,同时出于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考虑,国内部分有条件的医院已尝试为高龄患者实施移植手术。叶启发教授还欣喜地告诉我们,年龄已不再是他们选择移植受者的决定因素,在严格掌握移植适应指征及手术时机、正确处理其他危险因素和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他们正在尝试进一步提高高龄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移植效果。近一年来在该中心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了20%左右,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其中年龄最大的肝脏移植受者高达74岁,目前生活质量较以前有了较大提高。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