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作客“名人论坛”
来源: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06日 作者:邓姝
由校研工部、研究生会主办,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研究生分会承办的“中南大学2005年研究生论坛”系列之海外名人论坛于6月3日下午3点在新前101隆重开讲。本次论坛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笑敢教授担任主讲。刘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自然·和谐·责任》的精彩讲座。我校研工部姚勇老师、政管院吕锡琛教授、校研究生会以及部分二级学院研究生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另有约两百余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刘笑敢教授整场讲座依据老子的思想展开,将“自然”、“和谐”与“责任”三个概念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在将老子的思想精华依照“自然”的概念延伸开后,刘教授将其实质定义为“和谐”,并结合当代社会的实现情况提出了要实现“责任”这一终极目标的论述。
论坛开篇,刘教授就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自然”定义为“事物在不受控制、不受压制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最高状态、价值、原则”,而这种“自然”又可以进一步定义为“人文自然”,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一个概念。“自然”的本质就是一种自然的秩序,实际上也就是“和谐”;随后,针对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刘教授将“无为”归结为一种实有似无的行为方式,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邓小平的思想,阐述了“和谐”必须采取“无为,无不为”的方式使老百姓和整个社会具有自主性的发展,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最后,刘教授将道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实质归结为“并不是一种消极,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正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老子的思想最终还是要实现一种“责任”,这也是整个社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整场论坛,刘教授睿智的谈吐、敏锐的思维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论坛最后,刘教授将“马加爵”事件与论坛主题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其精辟的阐述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论坛过后,不少同学还就学术上的问题向刘教授进行了面对面地请教。他们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此类充分展现学者风范的精品讲座,这充分证明了此次海外名人论坛的思想魅力。
人物简介:
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讲师、高级讲师和副教授。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杰出人文学者”计划访问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讲师、美国伯克利太平洋神学院罗素塔尔森访问教授;先后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哲学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宗教系做访问学者,并在普林斯顿、新加坡和香港作研究计划主持人。兼任、曾任哈佛大学、巴克奈尔大学宗教与生态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兼职教授和“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心”顾问、加拿大《宗教多元主义学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及其它刊物的编委或学术机构的兼职。也曾受邀为美国及亚洲主要大学和研究机构升职、终身职、招聘、及研究计划特约评审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和道家文化研究,曾出版《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两极化与分寸感:近代中国精英思潮的病态心理分析》、《两种自由的追求:庄子与沙特》、《道家、道教与生态》等著作,在《哈佛亚洲学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文哲集刊》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受邀在美国、台湾、大陆等地著名大学演讲或任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