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医院成功实施三例聋哑儿童电子耳蜗埋植术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16日 作者:吴日明
近日,湘雅二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们与北京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余力生教授合作,成功地为我省三例聋哑儿童各安装了一个电子耳蜗,使她们能够开始聆听世间的声音。
这三位儿童年龄分别为1岁5个月、2岁4个月及7岁,出生后因严重耳聋而致哑。其父母得知湘雅二医院开展电子耳蜗植入手术之后,便从湖南邵阳、郴州及祁阳农村来医院看病。经脑干听觉诱发电测定,三位儿童双侧听力减退均在100分贝以上,临床诊断为极重度至完全性双侧感音神经性聋。经过听力学、影像学、心理学等全面评估,专家们决定为这三位聋儿施行电子耳蜗植入手术。认真的术前准备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余力生教授和湘雅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谢鼎华教授、伍伟景教授、殷团芳副教授等专家精心施术,三例聋哑儿童电子耳蜗埋植术均获得圆满成功。
当问及电子耳蜗为何如此神奇时,余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耳蜗工作原理说,电子耳蜗植入术是目前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有效方法。它是模拟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装置,其一部分经手术植入体内,其余部分则戴在体表。声音经过言语处理器处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植入体内的接收器接受,再经植入耳蜗内的电极刺激听神经,刺激信息传到听觉中枢,从而使聋人能重新听到声音。术后经过言语训练,恢复其听觉和言语功能。
据我校耳科研究所所长、湘雅二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省九届政协委员谢鼎华教授介绍,我国有2057万听力残疾人,居全部残疾人的第一位,而且每年以3万数量上升。听力残疾人中7岁以下儿童有80万人,他们大部分需要接受电子耳蜗,但至今在全国只进行了3000多例。按湖南省占全国人口比例计算,约有4万多听力残疾儿童,且每年新增病例千余人,至今接受电子耳蜗植入的只有数十人。这无不令人忧虑。为什么一项能够造福于人类,使耳聋残疾患者改变一生命运的高新医疗技术推广如此之难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费用问题,因为一个电子耳蜗费用需要十几万元,加上手术及术后训练费大约需近20万元,这无不使那些有望恢复听力的贫困聋儿家庭望而却步。因此,谢鼎华教授在省九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交一份提案呼吁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通过减免电子耳蜗进口关税、政府补贴、企业援助等途径减轻病人负担使更多的聋儿童从无声世界回到有声世界,让他们能够与正常人一样为国家建设做贡献,最终减轻国家和社会的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助一臂之力。如果这个提案获得通过,将为全国聋残儿童带来新福音。此外,要支持产品自主创新,降低产品价格才是长久之计。
湘雅二医院为这三例电子耳蜗埋植术的患儿免除了手术和检查费用,耳蜗公司赞助了埋植手术后的言语康复训练费用等,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受到群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