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苏竣教授做客政管院“公共事务论坛”
来源: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4月10日 作者:吴晓林
4月9日下午3:00,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竣博士做客我校政管院“公共事务论坛”,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的学术报告。政管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华教授主持了报告,院党委书记张卫良教授等院领导及MPA班学员等学员师生一起聆听了报告。
苏竣教授于当日上午应邀参加了我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下午的讲座上他首先对我校如此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做了高度的评价,接着他结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重点阐述了“公共科技政策”的相关问题。
他指出,专利申请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急速增长、产业化实践缩短等见证了社会不断高速发展的速度。他表示,牛顿时代的科技发明与今天我们所进行的科研工作的明显差别是:牛顿时代大多是兴趣引导,而今天的科学研究是利益引导。在阐述政府与科研创新相关问题时,他谈到,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能达到社会财富的最优化配置,单靠政府的力量也不能达到社会财富的最优化配置,政府和市场都存在失灵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制定的选择性政策,打破了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平衡,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
他认为应该正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因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不是管道,不可能一边塞钱,一边就有成果;科技创新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复杂演变过程”,在政府制定公共科技政策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大科技创新投资,资金投入要设置“最低门槛”,项目的“冗余设计”要具有理论和理性,还需要系统而规范的公共科技政策研究。
在讲座中,苏竣教授多次提到我校以黄伯云校长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成就,对我校近年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讲座结束后,政管院领导和老师还就学科研究方向等问题与苏竣教授进行了交流。
人物简介:苏竣,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有:公共科技政策、公共政策过程与分析、转型期政府治理以及全球治理理论等。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863计划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在清华大学规定的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独立或合作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清华大学优秀教师奖励金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