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院多措施推进班导师建设
来源:新闻网/机电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10日 作者:王自文
今年新学期开始,机电院就制定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条件建设,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确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的各项政策,确保教学评估优秀目标的实现。学风建设是迎评促建的主要内容,而班导师主要负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操,在建设优良学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迎接本科教学评价,机电院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为各年级各班配备班导师50余名,注重引导学生立言、立德、立功,从政策建设、组织交流活动等方面切实推进班导师制度建设。
出台政策 细化班导师工作职能
今年3月份学校出台新的《中南大学班导师工作条例》。机电院为贯彻方针政策,推动基层班级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院风,促进学生成才,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特制定了《机电工程学院班导师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切实推进班导师制度建设。
《规范》中强调,班导师要以《中南大学班导师工作条例》为指导,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起好学校、学院与班级学生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德育教育、规范养成、人格培养、心理健康引导,全面提高学生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规范》中指出,班导师做到工作“五结合”关心、关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违纪惩处相结合;老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结合;学校、银行资助与个人、家庭努力相结合;个体调适、老师引导与心理专家咨询相结合。
组织交流 丰富班导师工作经验
班导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在工作过程中要多联系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全面健康成长。这也决定了班导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机电院积极组织班导师工作交流会。
交流会得到机电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领导吴运新、李登伶、王艾伦、张怀亮等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发言。院长吴运新教授提出,大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思想建设,而班导师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艾伦副院长强调,今年是教学评估年,要切实推进学风建设。班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可见一斑。并对现场的班导师提出了三点要求,有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推动学风建设,迎接年终的本科教学评估。
交流会得到学生工作部、校关工委的认可,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景升,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世勋、顾问周锦祖对机电院的班导师制度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锲入宿舍 创新班导师工作方式
针对大学校园中老师与学生交流不便的现状,机电院组织班导师每周至少锲入学生宿舍一次,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近距离接触,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规范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规范学生的课余生活方面,经过班导师和学生的仔细商量、认真考虑,认为部分同学作息不规律,晚上把过多地时间浪费在上网、游戏、串门、聊天等活动上的情况,决定实行晚11:30熄灯制度。制度实施以后,上课迟到、打瞌睡的现象明显减少。在课程学习方面,班导师与学生一起商讨各种促进学习的方法和措施:积极组织四六级模拟考试,让学生在模拟中熟悉题型、寻求规律、思索解题方法;策划组织工程制图大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院分团委书记何建仁:班导师锲入宿舍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突发事件无法解决的弊端,一些好的措施也得到了全面的实施。晚11:30熄灯制度不仅规范了同学们的生活规律,也减少了学生上课时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增多,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由于是班导师和学生共同商量,也从侧面增多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缩小了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班导师黄飞:锲入学生宿舍,我在学生们身上也查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改变自己;同时也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存在的问题,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机械0405班团支书黄照兴:老师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在班导师锲入学生宿舍后,得到了完美体现。同学们更积极地向老师反映问题,与老师的交流使外向的更外向,内向的也外向。
机电工程学院推进班导师制度建设以来,在科学研究、学风建设、助学贷款、创新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学期共有82名同学进步200名以上,237人参加勤工助学,贷款484万,特困补助8.4万,优秀特困大学生奖18.9万,奖学金92万;申报大学生各类科技竞赛项目85个,其中近30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励,专利2项,集体奖励15项;处理心理疾病12起,挽救沉迷于电脑的学生18人,解决意外事故13起,与学生家长联系8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