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成功为一对夫妇进行肾移植手术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6月16日 作者:王玉柱
6月6日上午9时,我校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手术室里灯火通明,来自安乡县43岁的熊炎清捐肾救妻的壮举在这里拉开序幕,上演了感人肺腑的爱情篇章。
41岁的女患者张兰英,3年前因头晕、双眼视物模糊,在当地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性高血压”,接受了降压治疗。但3年来仍饱受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四肢抽搐、双下肢重度水肿的折磨,最终发展为尿毒症。6月2日在其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我校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求治时已全身水肿、严重贫血,还有心衰和高血压。明英姿博士亲切接待了这对夫妻,并进行了检查,认为患者必须接受肾移植治疗,但患者为“O”型血,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肾供体,经济上也无力长期接受血透治疗,遂建议其做亲属活体肾移植。丈夫了解情况后,毅然决定自己捐肾救妻子。经进一步检测,熊炎清和妻子李兰英同为“O”型血。于是,在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叶启发院长主持下,明英姿、成柯、赵于军等专家进行了术前讨论,确认供受体在体型、血型、CDC、受体PRA、供体全身及肾功能情况等方面,均适合活体肾移植。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 6月6日,叶启发教授一早就赶到手术室坐镇把关,切取、灌注、植入等各组人员有条不紊地准备着。由明英姿、成柯等移植专家行供肾切除术,11:30成功切除供肾,灌注组迅速灌注,确保最少的热缺血时间。供肾修整完后已是中午12点钟,随即主刀医生明英姿又马不停蹄地为患者行供肾植入术,至下午2:45肾脏植入成功,开放后尿液即不停地往外溢出,明博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术后病人安返ICU。很快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水肿也已消退,感觉舒服;与此同时供体的各项生命体征也较稳定,一周后出院。
据明英姿博士介绍:活体供肾移植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肾移植。活体亲属肾移植在欧美开展得较早,并占有较高比例,其中美国约为35%,挪威为40%,土耳其为83%,日本为70%。在国内因受传统观念影响,活体亲属肾移植数量尚不足肾移植总量的1%。且多为母子或兄弟姐妹之间供肾,夫妻供肾的较少。夫妻由于多年一起生活,可影响彼此的免疫应答,活体供肾移植的存活率相当于一条单倍体相同的亲属活体供肾,仅略逊于HLA相同的同胞供肾,在肾源匮乏的我国更应该倡导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