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计财处“管理与服务分离”改革述要
来源:新闻网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14日 作者:小文
7月5日,学校有关方面出台了关于启动二级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计财处作为试点单位捷足先登,于7月17日便召开了全处动员大会,正式提出了“管理与服务分离”改革方案。于是,连月来,计财处这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内,始终洋溢着春的气息。
立意:合乎民意
谈到计财处的这一改革,处长曹升元说,一切都源于一个“变”字;副处长、支部书记龚北辰说,目的在于求发展。两位负责人说,谋求变化与发展,进行“管理与服务分离”改革,不仅是国家与学校改革发展的情势所迫,而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们说,曾经,这里的普通员工老是不满这里一直存在着忙闲不均的现象,希望尽快改变;这里的青年骨干们老是抱怨并校都六年多了,科级干部一直没动,希望有所调整。于是,处领导们倾听民声,体恤民意,适时地推出了再造管理流程,重组科室机构,实行管理岗位与服务岗位分离的重大改革方案。
运作:仰仗民力
俗话说,说事容易做事难。一套改革方案的制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作推行,而具体运作、推行起来,必须仰仗全员参与、借助全员的力量。据了解,计财处推行此次改革方案的几个实质性运行环节——测评、竞岗、聘任,都得到了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密切配合。
测评。每位员工都必须填写三张表格,分别就科级干部称职与否、对全员的工作满意与否,以及哪些人适合在哪些岗位上任职等问卷一一作答。这一环节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的标志是:每个人都认真填写了表格,且反映的情况准确、实在,为接下来的工作推进打了下很好的基础。
竞岗。这一环节同样需要员工的主动参与。首先,必须有人响应报名。这次,计财处共设定正、副职科级岗位18个,有23人报名参与竞聘,还有一些人“因为胆怯”,压制了自己的参与欲。竞岗的时候,就为了一个只有6分钟的述职,却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地反复修改讲稿;反复“彩排”演说,以至于在真正“演出”的时候,几乎个个“表演”精彩。
聘任。这是一个乍看完全官方化的行为,实际上却仍能见到参与者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境界。23人参与竞聘,5人因岗位有限而落选;原有科级干部除1人外全部参加了竞聘,5人因故落选。落选者大多情绪稳定,表示能够接受。一位落选的副科长,成为普通一员后,或是出差在外,或是在办公室潜心研究票据处理,几乎忙了整整一个暑假;一位落选的正科长,暑假也一直在会计岗位上加班……
至于新上任的干部,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位新任副科长,为了加速提高自己,尽管家里小孩还小,却坚持每天晚下班1小时,闭门读书;另一位新上任的副科长,为了更好地理顺学校与政府税收、物价等部门的关系,几乎天天在外“周游列国”……
结果:取悦民心
计财处科级干部竞聘的结果很快揭晓了,就在竞聘述职结束的即刻。处领导们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暗箱操作的余地,尽管无论当选者、落选者中都有出乎他们意料的人。这次竞聘也没给参与者留下任何可供“活动”的空间。述职上午8点开始,当天上午7点才通知各位评委。“这样操作我们信得过。”一位普通员工说,“这次我们计财处的改革很得人心!”而让全体员工更加高兴看到的是,这次改革一是真正想干事且能干事的人得到了提拔(共新提拔了10名科级干部);二是在人员较大幅度精简(减少了16人)的情况下工作量却比上半年增加了20%以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三是压缩了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彻底改变了忙闲不均的现象;四是实现全面轮岗,消除了一些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弊端。
计财处的改革是动真格的,整个过程既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没有留下任何可让人非议、怀疑的败笔;又高扬了勇往直前的旗帜,没有因困难、阻力的干扰而中途夭折。计财处的改革是成功的,取得的主要成效既得到领导首肯、群众好评;又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如今的计财处,各项工作均呈现出了更加蓬勃的生机。
一缕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我们深信,学校新的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后,缕缕春风,必将吹绿整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