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朱国栋回忆红二十八军走过的长征路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6年10月08日 作者:朱国栋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忆70多年前,红二十八军在政委高敬亭的领导下,联合地方革命武装,以不过3000余人的力量,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数十万人的“清剿”,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革命的红旗始终在大别山区高高飘扬。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而红二十八军那段历经艰难,但未能走完的长征之路却鲜为人知,时时涌上我的心头。当时我在军政治部任宣传员,亲身经历了这一艰苦的历程。
在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后长征之后,坚持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长期同党中央和友邻部队失去联系,孤军奋战在大别山区。苏区遭到清剿,物资匮乏,兵源稀缺、伤病员医治困难,处境异常艰难。部队渴望与上级取得联系,当时只是在国民党的报纸上了解到敌人同徐海东部在陕南地区作战。于是,在1935年5月初,也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西征陕南找红二十五军。
西征之前,4月20日,我军在皖西岳西县桃岭伏击歼灭了长期跟踪追击我军的敌王牌二十五路军三十二师一九0团两个营,士气大振。军政委高敬亭审时度势,抓住时机,与在霍山县黄尾河相会的中共皖西特委会书记徐成基以及红八十二师首长等研究,确定了红二十八军实行战略转移去陕南找红二十五军,特委会及246团留在皖西坚持斗争的任务方针。
5月9日拂晓,红二十八军告别生死与共的皖西人民,从黄尾河镇悄然出发,踏上了艰苦跋涉的西征路。我军经六安、合邱、固始等县向西北疾进。在固始县五尖山,遭到敌一0六师堵截,敌一九五旅尾追,敌九十六旅一九二团从右面围攻,我军乘夜幕突围,急行军到河南商城南面赤城县游击区,同中共赤城县委会和商北游击大队会合。
5月15日,我军进到商城北面三里坪,与堵截的敌人,河南省保安一团激战,全歼敌一个营,缴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三挺,步枪二百余支,子弹二万余发。随后部队进到罗山县杨万店,与阻击的敌人东北军一一二师六三六团激战,歼灭敌人第三营两个连,缴获轻机枪六挺,步枪二百余支,子弹万余发。在罗山县长岗乡白石山与中共鄂东北道委会及鄂东北独立团会合。军政委高敬亭向道委会领导同志传达了皖西黄尾河会议的决定,还将鄂东北独立团和特务营部队补充到红二十八军。这时红二十八军已达到2500余人。
5月23日夜晚,我军从湖北礼山县杨平口附近顺利越过平汉铁路。突破了平汉铁路这道天然而重要的封锁线,打乱了敌人的清剿部署。越过铁路后,整整五天,我军先向鄂西应山县前进,后又转向北面,向豫西唐河、随县、桐柏、泌阳等地疾进。甩掉了敌二十五路军和独立五旅、敌骑六师和一0五师骑兵团、一二0师五0六团等数支部队的围追堵截。于5月28日晚,宿营在沁阳县东南五道岭西北一个大庙及周围村庄。
次日拂晓出发,准备通过泌阳至陕南地区的一道300多里的大平原。前卫部队刚出山口就撞上敌人,还发现敌人来的方向大路上尘土飞扬。询问过路百姓,答是“奉”军(东北军原称奉军)。由于我们对河南口音“奉”、“红”分辨不清,误以为是红军,欣喜地立即向师政委方永乐汇报。方政委认为不可能是红军,派出手枪团便衣侦察班深入敌后,迅速查明原来是敌东北军(又称奉军),从西安开过来五个师专门堵截我军的。
前有敌人五个师堵截,后有敌人二十五路军独立五旅跟踪追击,还按原来的路线西进陕南是不可能了。由于不熟悉河南、陕西地形和当地情况,又没有军用地图和熟悉豫陕地区地形的人,我们一时无法选择新的西进路线,盲目西进,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保存实力,军政委高敬亭等决定打回大别山,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5月29日傍晚,部队集合,宣布了新的行动方针。部队东返,经随县、过新玉皇顶、到桐柏山。在山高路陡的东麓桃花山分水岭,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痛击尾追的敌独立五旅,猛烈的炮火狠狠杀伤敌人。敌几次集中兵力妄图反扑,都被我打退,伤亡很大。灭敌200余人,击伤300余人,缴获轻机枪三挺,步枪二百余支。为我们回大别山,开创了有利条件。
此后,我军迅速通过桐柏、唐河、枣阳、信阳等县。于6月9日从信阳广水镇以的北武胜关南面越过平汉铁路,进抵大别山的罗山县彭新店地区,同分别了一个多月的中共鄂东北道委会会合。军政委高敬亭应道委会的要求,留下数名军政干部,重建鄂东北独立团。大部队继续向皖西进发。
6月13日,又遭到了驻扎在光山县和潢川县的东北军三个团的堵截。这一仗,歼灭了敌六二七团团部及两个营,大杀了东北军的士气,提高了我军的军威 。次日拂晓,部队继续从经扶县出发进入到大别山腹地,经湖北麻城、罗田、英山和皖西霍山、潜山等县抵达太湖县店前河地区,与中共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率领的特委会及246团会合。此时,不期而至的豫东南赤城县委书记石裕田同志率领的赤城县委会和二路游击师也游击行动到了店前河,三个部门欣然会师。
过平汉铁路后,经常要日夜兼程,行军打仗,连续走150至160里路,所到之处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我军纪律严明,发扬了红军的光荣传统。尤其在平汉路西,有许多红军未曾到过的地区,宣传发动群众的效果很好,用红军的性质、任务、纪律等实际问题,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过去造谣污蔑说共产党、红军是红头发、绿眼睛,面貌狰狞可怕,共产共妻等无耻谎言。加上我们的实际行动,不打骂群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调戏妇女,买卖公平。每到一处,部队都要将驻地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行动前挑满水缸,老乡逃走的,用了他的东西或吃了小菜,把钱放在碗柜或灶台上等等严明的纪律,都教育启发感动了老百姓。老百姓异口同声地称赞说,“红军真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从来未见到过这样好的军队。”
这次半途而返的长征之路,未能达到寻找红二十五军,联系上级的目的,但部队受到一次很大的锻炼。实践证明,红二十八军是一支能拉得出去,打得赢,拖不垮,打不烂的军队,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为我军回师鄂豫皖边区,坚持大别山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胜利基础。
坚持到1937年秋同国民党谈判,实行国共合作。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湖北红安县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率队东进抗日前线。
作者简介:
安徽金寨县人,1918年11月生,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1937年在红28军政治部做宣传员。1982年参加编写《红28军战史》。1983年离休前系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