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与16家基层医院建立医疗技术合作关系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03日 作者:梁国清 杨华
   编者按:目前,一些基层(社区)医院门庭冷落,而一些大医院人满为患。在基层(社区)医院就医,虽然方便,且价格低廉,但老百姓最担心的是看不好病,导致患者都往大医院跑,出现了大医院吃不消,基层(社区)医院吃不饱的局面,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所以提高基层医院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部管医院为基层(社区)医院服务是不是大材小用?综合性大医院在社区医疗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很多医院还处于迷茫之际,湘雅三医院以自己创新的思维和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大医院、基层(社区)医院、患者的三赢局面。 
  
今年8月,湘雅三医院又与两家二级医院签定了医疗技术合作协议,至此,该医院已经与16家医院建立了医疗技术合作关系。  
8月18日以后,株洲市田心区的居民找湘雅专家看病,不用跑省城排长队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湘雅三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看病难的问题在社区里就能得到解决。当天,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与株洲田心医院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院领导卢捷湘、吴希林、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曹泽民,株洲市卫生局、田心医院党、政领导等出席了签约和揭牌仪式。 
当一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疗技术合作医院”的牌匾挂上株洲田心医院大门时,围观的近百名当地百姓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真是太好了,有什么大病也不要跑去长沙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湘雅三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根据《医疗合作协议》,双方合作采取技术指导的方式。在协议期内,湘雅三医院将为田心医院提供技术指导,不定期派专家教授到田心医院指导临床、科研、教学查房、健康咨询等工作,进行会诊、手术,培训田心医院医务人员。同时,双方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田心医院疑难病人可直接转入湘雅三医院接受继续治疗,湘雅三医院康复期的病人也可回到社区接受康复治疗。 
在签约仪式上,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卢捷湘说,“全民医保是医改的大方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将是今后医疗卫生新格局”。过去,“由下转上容易,由上转下难”,作为在湘的卫生部部管医院,我们将把建立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作为搞好社区医疗服务的突破口,长期派专家深入社区,在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院感染等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扶持,服务三湘百姓。
签约仪式后,张梦玺、李小如、李小荣、何乐业、唐仁泓、丁娟、柳岸、丁波妮等专家到相关科室开展了门诊和查房服务。 
8 月24日,院长助理黄进华代表医院与溆浦县人民医院签定了技术合作协议,溆浦县人民医院成为该院第十六家技术指导医院。 
当日,在溆浦县人民医院专设的湘雅三医院专家门诊室内,陪母亲前来看病的小王激动地告诉我们,他妈一直患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条件有限,想去湘雅看病却去不了,病就这么一拖再拖。“几天前听说县人民医院有湘雅的专家来义诊,开始我还不相信,今天带我妈过来才知道是真的。真是太好了,以后我们看病就不用愁了!”给小王妈妈诊治的湖南省心血管知名专家张梦玺认真地帮小王妈妈检查身体,并叮嘱她各项注意的事项。张教授告诉小王,根据病情,他妈必须到长沙接受手术治疗,她已与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联系好,就等着小王妈妈前去就诊了。 
“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溆浦的患者能享受到湘雅专家的服务,让溆浦人民少花钱、看好病!”溆浦县人民医院院长吕贵成说,溆浦县人民医院将与湘雅三医院建立一个“阶梯援助模式”,即一级一级进行医疗上的帮扶。首先,湘雅三医院的专家教授在医疗技术上指导对溆浦县人民医院进行技术指导,而溆浦县人民医院则对下级乡镇卫生院进行指导,从而提升整个溆浦县医疗技术水平。
院长助理黄进华说,许多农村病人害怕进医院,不但是因为怕花钱,还因为在那里举目无亲,不知道怎么办。根据协议规定,我院将派更多的资深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溆浦进行义诊和技术指导,并对该院患者进行长期的远程健康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治疗,如病重患者需要去长沙治疗,可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湘雅三医院治疗,不仅快捷、方便,而且可节约费用。
24日至26日,李小如、宋治、曹泽民、王知非、廖琴五位教授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义诊。
据该院社会服务中心主任曹泽民介绍,到目前为止,湘雅三医院已经与华容县中医院、屈原管理区人民医院、中铁五局二公司医院、怀化市政府机关医院、临澧县中医院、临澧县中心医院、株洲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湖南省财贸医院、桑植县人民医院、株洲市云田乡卫生院、常德四医院、宁乡玉潭镇卫生院、株洲市田兴医院、怀化溆浦县人民医院、益阳市三医院等16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关系。门诊办主任薛莉说,近几年来,我院把建立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作为搞好社区医疗的突破口,和周边23个社区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守护着近百万人的健康,同时,盘活了周边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