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湘雅三医院医生援藏手记之九:西藏丧葬习俗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7日 作者:江凤林

西藏的丧葬种类主要有天葬、水葬、塔葬、土葬和火葬等。以天葬为主。塔葬适用于德高望重的活佛,也有少数死者进行水葬、火葬,忌土葬。“死后升天”与内地的“入土为安”绝然不同。

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秃鹫。秃鹫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一般很早,有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秃鹫见烟火而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由天葬师根据男女不同选择从右或左从头顶到脚跟一次切开,然后掏出内脏,剁碎捏成肉丸;肉骨剥离,剥离肌肉切成小块,剩下骨头和头骨,用石杵在上面的石坑中捣碎,并拌以糌粑,捏成肉丸。最后用哨声呼来秃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根据当地传说,如果没被吃净的话,那这人就是有罪恶,是不能顺利上天和转世的。

水葬台一般设在雅鲁藏布江边的一处高岸上或水葬台前的灌木丛林上,人死后,便被搬到了这江边的高岸上,然后把尸体投入江中水葬。水葬有全尸与分尸之别,有的把尸体捆成一团,装入木盆等物中抛入大江,有的把尸体碎裂,扔到江里。在喇嘛的祈祷声中,尸体被一块块解割下来了,然后丢进这滔滔江水里。鱼们便蜂拥而至,聚集到这水葬台前来抢食。不难理解,内地人来藏后很少敢吃鱼的。

其实,这种水葬仪式与前面的天葬基本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喂秃鹫,一个喂鱼而已,都可能来自于“舍身饲虎”的传说故事,是积功厚德的有效表现方式。水葬的来源可能有如下几种缘由:第一,水是生命之源,人死后应归其源。第二,水为世界形成的四大元素之一,水葬涵盖有浓重的唯物意识论。第三,水葬受原始宗教的影响。把尸体抛入水中喂鱼,正是对河神的祭祀。

不多见的葬法如树葬,将死者放坛中风干后置于古树上;岩葬,将死者放到江边悬崖的洞里。

这样的民族风俗,恐怕我等是不能理解,也断断不能接受吧。不过,死者喂鱼喂鹫,升天转世,活着的人就可以了无牵挂了。相比之下,死者“入土为安”了,活着的人却仍然要牵肠挂肚。有没有被“人”欺负啊?有没有“钱”用啊?寂寞吗?于是,每逢忌日、节日都得不辞辛劳去“探望”、送“温暖”,鲜花啊,纸钱啊,模具轿车啊,甚至人造二奶也要送上。走路的,开私家车的,开公家车的,浩浩荡荡,涌向墓地。一把活,烟雾缭绕中,寄托了无尽的哀思,年复一年,没完没了......

代代相传下去,死者与活人必将挣抢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被污染的环境也会让活人越来越不安了。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