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毛景文教授来校讲学
来源:地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3日 作者:张志
11月29日上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我校兼职教授毛景文先生在地学楼432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矿床模型与找矿评价、地质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撰写”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地学院邵拥军副所长主持,地学院师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讲座。
毛景文教授从两个方面分别给大家做了深刻的讲解。“无论是深部找矿还是浅部找矿,首先必须明确找什么类型矿床(斑岩型还是VMS型?),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然后才能确定找矿思路和部署工作”。其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用国际上很多典型矿床模型分析了当前矿床模型与找矿评价中自己的看法。其次是作为一名工作了几十年的地质学家,毛教授从地质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环境出发,认为与优秀科学家一起工作,前途无量:“一个天赋一般的年轻人在一个优秀的科研群体中工作,他/她将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一个天赋聪慧的年轻人在一个一般的科研群体中工作,最终也不是人才。”在开放系统中将不断前进。作为国际核心期刊《Ore Goelogy Reviews》编委和中文核心期刊《矿床地质》的主编,毛教授介绍了创新性、综述性、报道性三类科学论文的写作,在对每类论文的提纲逐一进行讲解后,还重点指出大家平常投稿的错误和不足。毛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能回中南大学工作,以后将常来学校。在中间休息时,毛教授还和在场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讲座完后,毛教授耐心回答了在场师生关于国内地质科学发展、有关国家“973”项目等一系列问题,并希望同学们开阔胸怀,积极进取,获得成功。讲座现场气氛活跃,毛教授丰富的例子和平易近人的学者风范,形象地阐明了其学术观点,在场师生受到非常大的启发。最后邵拥军副教授对毛景文教授的讲座表示感谢并欢迎他今后常来学校讲学。
附:毛景文教授简介
毛景文,男,生于1956年,山西运城人。1978年于河北地质学院大学毕业, 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0-1993年间两次到法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1983年、1988年、1992和1998年先后晋升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自1995年以来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9月25日,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基金类科研项目,对我国华南、三江、扬子、华北、北祁连、秦岭和天山等成矿区带进行过科学研究。在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地幔流体与成矿、成矿年龄精测和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到目前为止,出版专著10部,发表科学论文230余篇,其中SCI已收录论文60多篇。作为第一或第二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级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5项,入选“国家百千万跨世纪人才”和“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人才”计划,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中国科协等机构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等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博士学位获得者”以及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和‘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连续担任国际矿床地质学会(SGA)理事,现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副主席和国际核心期刊《Ore Goelogy Reviews》编委,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文核心期刊《矿床地质》主编,作为副组长参与组织领导IGCP-373和IGCP-473国际对比项目,并负责主办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