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子项目2006-2007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来源:校报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3日 作者:王宝柱

3月1日-2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2006-2007年度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我校副校长邱冠周教授以及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教育部科技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负责人,以及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新疆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相关课题负责人及科研管理人员。会议由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顾金刚研究员主持。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教育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分别发表讲话,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为平台今后各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他们指出,2008年,子项目参加单位除了要继续加强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善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整理整合与数字化表达之外,还要着力稳定资源渠道、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力争在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继续提高;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以及注重总结和宣传,认真做好对评估验收和下阶段启动工作的准备。

微生物资源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姜瑞波教授从项目的研究内容、项目设置、参与单位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方面作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平台的介绍,并对下阶段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构想和建议。子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方呈祥教授作了2006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对子项目的考核指标体系、经费指出、数据库与网络建设以及项目的执行进度和取得的成果向大会做了汇报。

会上,我校副校长邱冠周教授作了题为“生物冶金研究与应用”的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项目各参与高校的课题负责人还就2006年度高教系统微生物资源子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交流总结。相关链接:

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简介

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以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加盟体系中要求的条件与相关原则,经过严格的申报、答辩和审批程序,在完成2004年度专利微生物菌种资源项目的基础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于2005年12月获批,自2006年1月开始正式启动,为期三年。

子项目设立生物学、基础及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极端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农学、酿造、生物冶金、环境工程、发酵工程、资源数据库运行与维持等课题,分别由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江南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新疆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承担。

本子项目的实施与完成将使我国14所高等院校具有特色的微生物资源从分散、封闭的状况改变为集中、公开;将原来数据不全、信息量不足的资源按照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制定的标准进行整理、整合,使之成为合乎国家平台项目要求的标准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实现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同时,使一批面临被丢失的有价值的微生物资源进入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成为社会公众可利用的共享资源。本子项目的完成也将为“十一五”后期我国微生物资源的工作奠定基础。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