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受专家组的现场评估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7日 作者:王敏、彭程 摄影/建湘
3月5日至7日,国家基金委组织专家组对依托我校的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估。
在评估报告会上,实验室主任黄伯云院士作了“主任工作报告”,介绍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运行管理和社会贡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五年来,实验室围绕主要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973首席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863项目等一系列国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国防军工重要任务,总经费达13,052万元;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4项国家级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实验室自2003年以来培养了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先后获得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创新团体,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也不断扩大和提升。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近两年,包括5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实验室视察和指导工作。
报告会上,熊翔教授、杜勇教授、李益民教授、贺跃辉教授和刘咏教授分别就五个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了精彩的汇报。会后,专家们考察了实验室现场和成果转化基地,审核了五年来实验室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随机抽取实验室人员进行个别访谈。经过一套严格的评估程序之后,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特色明显,总体定位准确,运行管理规范,自上一轮评估以来,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又得到了大幅提高,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成为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粉末冶金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专家还建议实验室在下一步建设中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平台建设,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和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升我国粉末冶金的整体创新水平。
邱冠周副校长出席了现场评估会,参加评估会的还有科技处领导和实验室的主要研究人员。
相关链接:
粉末放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建成以来,独立完成设备投入共计3890万元,已有实验室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以国家安全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为背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解决国家高、新技术的关键问题;提升我国粉末冶金科学研究和行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粉末冶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我国粉末冶金新技术、新材料及新理论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多年来,实验室通过与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调、互补发展,充分发挥了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原创作用,加快了原创性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增强了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基础研究的反哺,开辟和完善了产、学、研学科发展特色。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我国粉末冶金行业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平台,对增强我国在关键性材料制备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在国际同行竞争中的实力与地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粉末冶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正是由于富有特色、成果显著,在1998年由教育部组织和2003年由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
自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承担、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共计3亿余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9项。2003年以来,实验室承担各种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共计科研经费总额1, 5622万元人民币;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项共4项,特别是以黄伯云主任为主的研究团队以“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果获得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从而结束了该项奖项连续六年来的空缺历史。实验室研究人员陈康华教授为主要研究骨干的研究成果“铝资源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的理论与技术”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提高我国铝材性能,特别是开发高强、高抗腐蚀性能铝材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年轻学者李益民教授领衔取得的研究成果“铁基、钨基复杂精细零部件注射成形技术”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新技术。实验室与我国大型钢铁企业莱芜钢铁集团合作研究出的“轿车用高性能水雾化粉末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成果,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五年来,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粉末冶金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在Advanced Material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5篇,扩大了我国粉末冶金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实验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共120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4项,为我国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承担和参与了许多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粉末冶金和新材料课题研究。我国的“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重大项目中都有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实验室研究人员4次获得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的联合嘉奖,并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家经贸委授予的军工配套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由于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的重要地位和对我国高技术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近五年来,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吴官正、李长春、周光召、徐匡迪等多位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相继亲临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视察、指导工作,并对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探索出来的产、学、研特色及创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