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专家组对省内主要有色企业进行调研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7日 作者:吴凯
3月9~12日,应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科技部邀请,由学校科技处牵头,来自我校地学、信物、资安、资生、冶金、材料、机电、热能、粉末冶金、化工和信息等学科的科研骨干组成的专家组一行15人,前往柿竹园、黄沙坪、水口山、株洲硬质合金和株洲冶炼等省内主要的有色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和访谈。这是继1月11、12日专家组参加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年度科技大会并与其下属子公司进行集体访谈之后,我校为尽快落实湖南有色控股集团与中南大学全面合作协议而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调研时间紧、任务重,专家们不顾疲劳,马不停蹄地下矿山、看选厂、进车间,围绕着协助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和帮助企业解决现实技术难题,在生产一线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全面细致的交流互动,并就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参考意见和改进建议,获得了企业的积极反应并初步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
我校专家组对此次调研和访谈的结果十分满意,都觉得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大家认为虽然经过1月份访谈,对企业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工艺装备方面的技术难题,只有自己亲自站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一线,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才更可能发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如果只是坐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实验室里根据一些书面资料埋头做研究工作,很多的问题是难以找到答案的。
针对目前省内主要有色企业存在着的工艺、设备老化,开采回收率和综合回收率、二次资源利用率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较短,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我校专家组认为:我省有色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紧迫需求和行业实际,紧紧围绕着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做文章。通过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建设平台,坚持产学研结合,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大专项和前沿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引领行业发展的目标,
为此,专家组提出:首先,我省有色企业应该依托优势资源尽快建立起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开放的合作平台,通过设立联合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基金等形式,强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发展、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能源、环境共性技术和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推进技术、产品、装备更新换代,实现产业技术全面升级,解决行业重大瓶颈问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其次,我省有色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力度,着力培养出能安心留在企业工作的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而作为中国有色行业“黄埔军校”的中南大学,我校希望能充分发挥学校在有色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传统优势,与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紧密合作,围绕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技术创新发展需求,重点在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新材料、产品精深加工、能源评价与节能、三废资源化与环境保护等方向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协助、参与省内有色企业的设备技术升级与新产品研发,实现互利双赢。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为提升湖南乃至全国的有色企业整体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科技部殷志伟部长对此次现场调研和访谈的效果十分满意,对我校专家不辞辛苦,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我校专家组根据此次调研所了解掌握的资料,积极总结归纳、消化处理,一方面在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科技规划,一方面尽快启动那些条件成熟的基金项目,使得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和中南大学的全面合作协议得以迅速执行落实,为湖南有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对此次调研和访谈十分重视,从集团高层到下属公司都给予了全力支持。集团公司张一宪副总经理、科技部殷志伟部长、罗克美副部长和汪幼民主任为专家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提供了各个方面的便利条件;柿竹园、黄沙坪、水口山、株洲硬质合金和株洲冶炼等企业也提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为调研和访谈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