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学者型官员胡旭晟教授做客“宪治”沙龙论民主

来源:法学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2日 作者:蒋清华

5月21日晚7点半,南校区法学楼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中南大学法学院第22期“宪治与行政法治”沙龙暨第2期“在立宪村里话宪法与宪治”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知名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旭晟博士应邀主讲“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之我见——一种保守的乐观主义立场”,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所所长邓联繁教授主持活动。活动开始前,在胡旭晟教授的提议下,在场师生全体起立,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胡旭晟教授结合自己从政以来的切身经历和理性思考,向大家阐述了他对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见解,第一、对当今中国民主发展的要求不能过于理想化,因为我们必须正视民主的成本和局限,正视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第二、中国民主发展必须是渐进式的。因为,现行政治体制总体上是最切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体制,而且民主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第三、中国民主发展的前景光明。因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逆转——这是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中产阶级壮大不可逆转——这是民主发展的政治支撑,现代法治进步不可逆转——这是民主发展的制度保障,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联不可逆转——这是民主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演讲中,胡教授不时抛出精辟论断,例如:西方有“两院制”,中国有“两会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智慧谋良策”;“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等等。主讲之后是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同学提问踊跃,胡教授回答详尽。

胡旭晟教授的整场演讲条分缕析、旁征博引,理性而不乏激情、深刻但不片面,充分展示了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驾轻就熟的大家风范。他多次拿出不同时期的《参考消息》作为自己观点论据的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他治学的勤奋、严谨,教学的认真、敬业。他提供的书本上没有的关于中国现实政治、经济运行的真实故事,使师生们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促进大家更加注重研究当下中国的实际问题。

法学院法律系主任黄先雄博士作了简单点评。来自法学院、政管院、商学院等的研究生、本科生约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