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中的湘雅
来源:湘雅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6日 作者:伍西明 刘微
近日,记者收到了一名患者的来信。他是前些天记者曾采访过的患者,现在已经治愈出院。尽管如此,他还是把他在湘雅治疗的一个星期里,所思所想的一些东西都写在信上,并感慨道:“我要对湘雅人说两句话,那就是谢谢湘雅,湘雅万岁!”
还记得在伽马刀中心第一眼看到陈老的时候,很难把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的他和肿瘤病人联系到一起。然而就在一个星期前,他还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今年62岁的陈老是益阳市一个企业的退休干部。今年3月,在当地医院检查出脑袋里长了瘤。之后陈老在湘雅医院确定为垂体瘤,而且正处在快速发展期,脑袋疼痛无比。如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导致双眼失明,更会危机生命。得知这一消息,家人痛不欲生,陈老更是万念俱灰,甚至提前和家人商量安排后事。入住湘雅医院以后,在刘志雄教授的主刀下,陈老脑袋里的瘤子被切除,让他感到格外满意的是,从手术室出来醒麻药到出院为止,都没有感觉到手术的痛苦,也没有感觉到手术后的心理不适。陈老高兴地对记者说:“回想初到湘雅就诊时,身体的痛苦不堪和精神的消极绝望,到现在我身体的轻松和心情的愉悦是不言而喻的。看到这种出乎意料的治疗效果,我能不发自内心的感谢刘教授,感谢35病室全体医护人员,感谢湘雅医院吗?‘谢谢湘雅’,是我从自身接受诊治并康复的真切感受中,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的呼喊。”陈老顿了一顿,接着说:“我还要说第二句话,那就是我在手术麻醉醒来后呼喊的第一句话‘湘雅万岁’!这句话是我在接受麻醉前就想好了的。在那一个小时里我躺在手术床上,快速地回忆了来到湘雅接受治疗的这几天,我耳闻目睹的点点滴滴,万千感慨一起涌上心头。总的概括就是‘湘雅不容易,湘雅了不起’。当时我就想,只要我手术能清醒过来,我一定要呼喊‘湘雅万岁!’这是我从感受出发,经过思考得出的理性呼喊。”
陈老在信上说明,之所以说湘雅万岁是说湘雅有着巨大的承载力,支持力。它首当其冲地承载着和支撑着湖南省医疗市场需求与医疗市场供应出现的供不应求的巨大缺口的压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突显,人们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大病、疑难病痛不仅想要治好,而且想要用最好的方法、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全省还有周遍邻省地区抱着这种想法的患者源源不断的涌向长沙几大医院,尤其是湘雅医院。然而,满足医疗市场需求的市场供应不是湘雅本身能独自承担解决的。要引进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设备,要培养和引进人才,花费的资金数额和时间、精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这需要政府各个方面,特别是财政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湘雅也要不断地进行变革、探索、创新、完善以缓解这种压力,正因为湘雅人自觉的保持、发挥并继续传承着这种巨大的支撑力,才保证了湘雅的正常运转,并不断向前发展,跨上新的台阶,为广大患者造福。
信中,陈老还以一名患者的身份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湘雅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关心、尊重、爱护我们医务人员的队伍,要以有这样一支能负重奋进的队伍而骄傲、自豪。陈老曾在早上的时候去门诊挂号大厅里看了一下,那种人山人海排队旧诊的场面深深震撼了他。面对这么多的患者,医护人员心里该有多大的压力和多大的责任感,还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多种较高技术含量的操作,身心压力极大,生怕有一点纰漏。可是还是会遇到少数不明理的患者及家属的斥责甚至刁难,心里受的委屈和伤害能不大么?所以在发生医患纠纷时,领导们应多多体谅自己的队伍,切忌有理无理先责己。即使对有些偶尔有情绪不稳或者过失的同志,也要真诚善意的动之以亲人般的情,晓之以大局之理,与其沟通交流,切忌简单处理。二是表扬、学习、弘扬湘雅的精神。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典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推广,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理解和支持医疗卫生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
在信的最后,陈老表示,如同人们常说“世上总是好人多”一样,他代表患者们对广大医护人员说上一句“懂感情、明事理的患者还是多数!你们的辛苦,我们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