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书记:“爱心病房”里的志愿者
来源:湘雅三所医院综合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26日 作者:伍西明 老白 余希
5月24日上午,李健书记专程来到湘雅医院视察迎接伤员准备情况,并在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书记等陪同下,到长沙火车站现场迎接四川转运伤员和返乡医疗队员。
“大家辛苦了!”上午10点30分,李健书记来到湘雅医院,与整装待发的湘雅医院医护人员亲切握手。李书记看到湘雅医院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细致到位,很是高兴,并嘱咐大家把接下来的工作要做得更好。
11点10分,李健书记带领湘雅医院“迎亲队”队伍到达火车站,经绿色通道快速进入运送灾区伤员专列停靠的1站台。此时的站台上,128台救护车已经一字排开。湘雅医院的指定迎亲位置位于站台的最前端。“卫生厅给你们湘雅医院安排的迎亲位置体现了你们在湖南卫生系统的老大哥地位,希望你们在这次医疗任务中一如继往地圆满完成任务!”李健书记微笑着勉励湘雅医院迎亲医疗队。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随即转身问大家:“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时刻准备着!四川加油,中国加油!”洪亮的声音响彻在站台上空。“大家各就各位!”一声令下,湘雅医院迎亲医疗队的50名医护人员快速赶到128台救护车的前25台,1名医生和1名护士搭配负责一台救护车。
“爱心专列”慢慢地停了下来。李健书记迎上前去,与前来指导的郭开朗副省长一道,一一与陪同四川返湘的医疗队员握手相拥,并指导医务人员转运伤员。
一群身着黄衫的湘雅二医院志愿者在抗震救灾“爱心病房”穿梭忙碌。5月25日上午,中南大学党委李健书记也悄然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忙着看望慰问四川地震中受伤的伤病员以及家属。
“你们受苦了!”李健书记来到唐会兰的病床前,俯下身子,侧耳倾听了她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地震致唐会兰左腿骨折,10岁的小孙子不幸遇难。“小孙子走了、走了······”情到深处,唐会兰失声痛哭,两行热泪淌过脸颊。李健书记的眼眶湿润了,抽出纸巾替唐会兰擦去眼泪,紧紧握住她的双手,宽慰她一定要好好养好身体,湖南人民就是她的亲人。“我们一定会用最好的病房、最好的医护人员、最好的医疗设备和最优质的服务抚慰四川同胞身体和心灵的痛楚!”李健书记说,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以后有时间还会来医院做一些实在的事情。接着,李健书记又逐一探望并慰问了伤病员和家属。
了解爱心病房、伤病员和家属的基本情况,李健书记顾不上休息又参加了湘雅二医院举行的第一次大会诊。李书记对湘雅二医院转接伤病员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几点要求。他说,医院从派医疗队赴前线赈灾到转接伤病员,做了精心的组织和安排,这充分体现了湘雅二医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凝成了一股绳,紧紧团结在一起,这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医院用了最好的病房,最好的医生、护士,最好的设备,购买了必备的生活用品,服务优质而周到。接下来的治疗任务更加艰巨。大家要秉着高度的责任感,用一片赤诚的爱心融化他们的伤痛。让他们早日康复,重建幸福的家园。
“安心养伤,好好学习,长大了欢迎你来中南大学读书。”校党委书记李健教授亲切地对15岁的四川伤病员杨梅说道。5月24日中午12点40分,杨梅和她的200余名在地震中受伤的同乡乘专列抵达长沙火车站,李健书记在月台迎接他们。下午3时,李健书记又专程来到湘雅三医院看望他们。
湘雅三医院住了47名四川伤病员。这里,精心布置的爱心病房整洁温馨,一捧捧鲜花装点了素雅的房间,一张张“爱心祝福”贴在床头。一盘新鲜的水果,毛巾、牙刷、脸盆以及拖鞋等生活用品整齐地摆放在每个病人的身边。最让他们感到贴心的是,医院为每个伤员和陪人各准备了100元的红包,保证在历经磨难后的他们每人手头都有一些零花钱。李健书记对湘雅三医院的安排表示满意,他对伤员们说:“湘雅三医院考虑得很周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安心在这里养伤。”
伤病员中有3名中学生,他们是15岁的杨梅和张磊,16岁的李良。李健书记来到杨梅的床头,亲切地问起她的情况。杨梅是德阳人,正上初中二年级,地震时是她的老师把她救了出来的。“死了好多人”,杨梅说,李健书记连忙安慰她,鼓励她要坚强地生活,好好学习,欢迎她今后高考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学习。李健书记特地嘱咐工作人员给这几个中学生们找来他们需要的课本,方便他们学习。
离开爱心病房时,李健书记被正在病房做节目的湖南卫视记者发现了,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地震中很多孩子受伤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来医院看看他们,就是想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中南大学的三所附属医院都作了精心的安排,调出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为四川伤病员提供最好的服务,希望他们早日康复。我也希望,在这里养伤的孩子们更多地了解我们学校,以后来我们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