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南微博
人民微博
中南微信
欢迎您进入中南大学新闻网 现在是:
 

 

为了49位四川灾区伤员

湘雅二医院爱心病房纪实

来源:湘雅二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30日 作者:邓幼文 肖涛

5月24日,星期六,中午12:30,灾区49位伤员如期抵达湘雅二医院。没有病历资料,没有辅助检查资料,少数伤员更有普通话交流障碍,这一切都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受难的同胞,爱心病房所有的医师护士不辞辛劳,由几大不同专业组分头并进,对每一位伤员逐一排查,有人用手抠大便为病人通便,有人忙得10余小时未进食,有人连续40小时不眠不休。这些伤员刚刚经历过家破人亡的悲恸,那些满目疮痍的惊恐还历历在目,又辗转千里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烦躁不安、焦虑恐惧。但我们真诚善意的微笑,温柔清晰的语言,专业诚恳的解释,基本消除了病人的顾虑,在心理医师的配合下,伤情排查在入院10小时内全部完成。这是怎样的效率?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重若泰山的责任,这是情深似海的爱之力量!

5月25日,星期天,上午8:30,医院组织全院各科室主任和知名专家教授进行全院超大型会诊,对49名伤员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讨论,明确了每位伤员的诊断并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每例可能的手术,都由爱心病房请示,医院牵头,组织医院相关科室的主任专家教授进行术前讨论,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截止6月6日,超大型会诊5次,大型术前讨论8次,共完成手术26台次。每台手术均由相关专科主任主刀、麻醉科主任实施麻醉、经验丰富的手术室护士上台担任器械,每位伤员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和顺利的术后恢复。整个医疗过程中,医院始终贯彻了严谨细致、紧张有序、身心兼治的医疗原则。美国耶鲁大学精神科主任Robert Rohrdaugh教授一行访问我院爱心病房时,不时地带着赞许和钦佩的眼神说:“Good job! Good team!”。 Robert教授说,在美国灾后干预体系相对完善,但是做不到这样完美!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湘雅精神,湘雅二院的医疗和管理水平,还有湘雅二院人的社会良心,更有中华民族的骨肉情深。

此外,不管是繁忙的伤情排查,还是后续的诊治与护理,都离不开爱心沸腾的志愿者。其中,有一位退休的老护士,她叫黄小平,癌症晚期,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动了4次大手术,专家估计她最多还能活半年。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拔下化疗管,提前出院!这,意味着,2个星期前的手术几要前功尽弃,半年的生命预期将要大打折扣,可她硬是突破亲人一次又一次的劝阻,用自己残存可数的生命日期去照亮他人的生命,去昭示更多的灵魂!她说:“我所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但我可以在‘肯定有限’的日子里,挽留很多‘可能挽留’的生命。”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注脚不同的阐释,但不论任何时代,那些舍己为人的人,那些为民请命的人,那些为民族利益奔走呼号的人,那些用自己的灵魂照亮他人生命的人,便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最可爱的人,是全人类的灵魂。

“地震无情人有情,川湘本是一家亲,湘雅二院和我们一条心…”“唱支山歌给党听,湘雅二医院比娘亲,无私奉献为灾民….” “你们的医师,你们的护士,还有志愿者,都对我太好了,尤其是我的主管医师,他每一次查房,我都必须紧紧的抓着他的手,我要和我丈夫为你们唱一首‘感恩的心’。”这是我们的伤员我们的同胞发自肺腑的感动,是血浓于水的真情告白。千万别说感恩,亲爱的灾区朋友,因为,我们是手足相亲的同胞,血脉相连的亲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我们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医务工作者力所能及的份内之事,是良心与道义的自然驱遣,是亲情的本能表达。而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人们,无论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自己学生的谭千秋老师,还是无数救灾前线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才是一个个讴歌沥血的英雄,定会激励每一颗跳动的心。他们像一轮红日照亮我们民族的灵魂,更象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方向。无论是个人,还是我们的民族,无论是国内的民众,还是海外的华人华侨,都在无私奉献,都在奔走呼号,呼唤民族精神的觉醒,呼唤公民意识的复归。我们不必悲伤,我们不必害怕,我们期待的奥运就要来临,我们一起勇敢面对,面对3.14西藏暴乱,面对5.12 汶川地震,这是中华民族阵痛的成人礼!生命源于感动,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源于我们所有不屈的灵魂。我们民族的灵魂,正在接受血与火的洗礼,就像涅槃的凤凰,浴火重生。地震虽然破坏了我们的家园,却摧毁不了我们坚定的信心,有了这种劫难兴邦的信念,有了这种民族精神的觉醒,有了这种公民意识的复归,有了这种全球华人的空前团结,浴火重生的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图说中南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