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三医院抗震救灾护士日记:两块西瓜的感动
来源:湘雅三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2日 作者:毛中平
今天阳光明媚,是个好天气。来到成都好几天了,每天都被感动着。听说今天会有三十个病人转到温州去治疗,我和黄芳早早来到病房开始一同的工作。周莎要先去人工肾上班,她说下班后再来帮忙。八点十五分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先做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我们仔细把病人床上的石膏碎末清扫干净,把床单拉扯平整,帮他们把身体擦洗干净,整理凌乱的用物。尽管我们言语上存在交流困难,但我们用我们的微笑,我们真诚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安抚他们,使他们远离地震的阴霾。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展开眉头,落出笑脸,我们感到欣慰,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最大的鼓励。
我记得第一天去骨科上班,有一个病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是个女病人,很安静的躺在那儿,双眼周围青紫,两球结膜积血,目光游离,表情木然,问她任何事都不开口说话,只是点头和摇头。经过打听,她叫朱泽香,三十二岁,来自汶川,在地震中房屋全倒了,还失去了一个孩子,而自己在逃跑中被倒下的屋梁砸伤了骨盆,砸断了大腿,导致“骨盆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骨折”,在野外医院治疗三天后于五月二十一日晚上转到中医院骨科治疗。在以后的相处中,尽管我很难听懂她说的话,但我经常对她笑笑,或者拉住她的手,在她身边安静的坐几分钟.问她要不要和家人联系,慢慢地,她会笑了,眉头也展开了,身体里又迸出了活力。有时,我在为别的病人做治疗,她会对我挥挥手,笑一笑,此时此刻,我的心是激动的。尤其是今天,她旁边的病人转院了,我正在整理床铺,她拉拉我的衣服,递给我两块西瓜要我吃,我的眼睛红了,那瓜是别人送她的,她用最本能的方式在表现她的谢意。我接过瓜,俯下身子,对她说:“谢谢你!不过,你还是留着自己吃,好吗?你看,我能走,我想吃的话,我随时可以买着吃。你的伤还没有好,吃点东西不方便。以后有机会的话,再请我吃好吗?”她的双眼有泪光闪烁,仿佛在表现什么。其实我们只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的付出不需要回报。我连忙转移话题,对她说:“这几天热!出汗了吧,洗洗头,好不好?”“好的,好的,谢谢你。”尽管我洗头的手法不娴熟,但洗得还算干净,她笑着说:“好香啊!好舒服!”
我们十三点三十分就上班了,下午十四点开始转移病人,此时在人工肾上班的周莎刚下班也过来帮忙。我要她去休息,她说不用,没事的,等转完了病人再休息。我们上午就把病人编了号,在衣服上,手腕上标明了姓名、年龄、性别、疾病的名称、医生、护士、家属、病人,在护士长统一的调配下,推平车,推轮椅,推床,把病人安全平稳的送上救护车。烈日下,怕阳光刺伤病人的眼睛,周莎见状冲上前去把手中的一个枕头悬空拿着,为病人遮住阳光,她的眼光那么专注,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还穿着厚厚的工作服,烈日下,她脸上全是汗水。而我、黄芳和几个医护人员站成一排,用我们的身影给患者一块阴凉的空间,让他们感到一丝凉意。
病人就要转院了,短短的相处,我们已有很深的感情。我们握住他们的手,用我们最真诚的心,轻轻的坚定地对他们说:“要坚强,要勇敢,要自立!温州也有你们的亲人,也是你们的家!我们等你们回来重建家园。加油!”是啊,我们运送的不是普通的病人,更象是受伤的战友。四川的振兴、绵阳、汶川、什坊的复苏,更多的需要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们中国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