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巴蜀救灾 赤心颗颗彭州永在
——记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在彭州
来源:彭州市中医医院 点击次数:次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6日 作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转瞬之间地动山摇,大地在剧烈颤抖中伤痕累累,房屋倒塌,通讯、交通、电力供应全部中断,死伤以及受困群众数以十万计……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让全世界强烈震撼。
彭州市山区乡镇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距离汶川地震中心仅有十多公里,受灾情况十分严重。截止5月24日,彭州市在地震灾害中死亡900多人,失踪3000多人,重灾区龙门山、小渔洞、通济、磁峰、白鹿、新兴等镇房屋几乎全部损毁,昔日美丽的银厂沟风景名胜区沦为一片废墟……
一、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彰显民族向心力
灾情发生之后,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夜以继日紧张而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药品告急,医疗耗材告急,医护人员告急……终于,5月14日晚22时30分,我们迎来了第一支医疗救援队伍――湖南省卫生厅科技处龙开超处长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孙维佳副院长带领的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医疗队由湘雅医院、长沙市一医院、三医院、八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正是我院救治工作急需的骨科、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的专家和手术室、外科护士等共20名专业人员,随队还备齐了帐篷、手术器械、抢救设备、药品、救护车辆。医疗队的到来一下子解决了我院的燃眉之急,使广大的伤病员能得到最佳的治疗。
全部由精英组成的这支干练的医疗队,身着象征生命与爱心的红色队服,怀揣着颗颗为我市灾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满载着湖南人民的深情厚爱,不辞劳顿,一路风尘地赶来。下车后领队孙院长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全体队员听你们的安排,立即开展工作!”让在场的我们每一位人无不为之动容。队员们和我院相关人员在临时会议室彼此做了简单介绍后,便顾不上休息直接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医疗队迅速分成4个工作小组,两个小组在孙院长的带领下连夜深入帐篷,认真仔细地逐一查看医院所有病员,一个小组勘察临时简易手术室,一个小组装卸清理物资,工作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的展开。
二、施华佗之术 及时救治 防灾后大疫主动请缨
5月15日,余震不断,大地还在继续摇晃。医疗队的专家一大早就开始查房、会诊、调阅X光片,确定诊断,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当日上午,待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便立即冒着临时手术室随时可能在余震中垮塌的危险开展手术。在频繁的余震中,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不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到下午四点之前连续完成了7台手术,3台麻醉!刚下手术台,来不及喝一口水,擦一下汗,又接到成都市卫生局的紧急求援。伤情就是命令,孙院长立即调湘雅医院李康华教授带领4名医疗队员,坐上救护车,火速前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支援……
在以后的日子里,来到医院的伤员,因为有医疗的支援都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一位伤员动情地说:“你们湖南医疗队真是华佗在世,没有想到我在重灾区还能得到部省级医院水平的治疗。”
5月16日,医院院内急救和转来医院的病员开始减少,湖南省卫生厅龙处长和湘雅医院孙院长同我院领导商议,主动要求在我市市区和郊区受灾群众救助点巡查,宣传疾病防治知识。我院积极响应,派出医生陪同,一则做为向导,二则向医疗队的专家学习灾后疾病诊治与预防知识。医疗队雷厉风行,立即行动,两天之内,巡查7个救助安置点,慰问、检伤5000余名受灾群众,现场处置伤员近百人,收治病员10余人。
5月18日,湘雅医院孙维佳副院长和我院商议,决定抽调医疗队部分队员同我院组成巡回医疗队,将救治工作前移,真正让重灾区群众人人受益,实现灾区医疗工作全覆盖,逐步恢复三级医疗网。说干就干,在孙院长和宁院长指挥下,一支由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员和我院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巡回医疗队立即组建。这支23人组成的专家“赤脚医生”队伍带上药品和干粮,以饱满的热情开赴重灾区――白鹿镇。
当天因为通往边远村子沟通不便,整个队伍背负药品食品徒步数公里,前往最远的白鹿镇回水村看望村民。队里年纪最长的孙院长,顶着烈日坚持带领队员一道前往,而且一路走在最前面。队员都劝孙院长休息一下,孙院长的回答很简单“我不累,我想去看看能为那里的受灾群众做点什么。”朴实的话语感动着随行的每一位队员。在实地调查得知灾区最需要的是感冒发烧、腹泻、蚊虫叮咬、皮肤病的药物之后,孙院长及时向上级汇报,争取了两批价值40000余元的治疗小儿感冒、腹泻和成人皮肤病的药品支援灾区。
孙院长提议的医疗全覆盖巡回医疗队,将医疗救治工作前移的做法,得到了我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肯定,并决定从19日起将支援我市的部分医疗队分成6个组,全面开赴重灾区开展巡回医疗,同时向灾区群众作好灾后防病知识的宣传,以确保实现灾后无大疫的奋斗目标。
从5月19日到5月22日,巡回医疗湖南医疗一队的专家由我院的医护人员带路走遍了重灾区——磁峰镇的山山水水,走访完了该镇下属的所有11个村落,1个居民点,以及跃进煤矿生产和生活区。为4707户,18266名受灾群众分发救灾药品以及生活物资;分发救灾药品总价值累计15200余元;现场处置病员600多人次,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只有31天;看望了数十户孤寡老人以及困难群众。孙院长和龙处长总是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率队前往最偏远的村落,看望最需要关心的受灾群众。彭州山区受灾严重,交通不便,道路崎岖,很多地方行车危险,有的地方甚至距离十多公里山路,只能徒步前往。医疗队队员不论烈日当空还是细雨绵绵,手拿肩扛,背负沉重的医疗救灾物资,冒着余震不断到处塌方的危险,坚持走遍了大山深处的每一个村落。每天的巡诊,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时间,没有午餐供应,队员饿了就吃点饼干,渴了就喝点矿泉水,几天下来人人晒黑,个个消瘦。回到驻地很多时候还顾不上休息又连夜执行其他任务。救护车累计行驶里程上万公里。很多队员甚至带病坚持工作,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5月19日,龙处长带领医疗队巡诊磁峰镇最偏远的滴水村,了解到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家中房屋倒塌完全损坏,家里只有一个痴呆儿子,生活十分困难。在送去足够的食品药品之后,龙处长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现金,塞到老太太手中,叮嘱老人购买生活用品,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当日,他共向4名特困灾民捐款2000元。
5月21日,医疗队巡诊磁峰镇西一村,孙院长走进村民的救灾帐篷看望村民。得知一位82岁高龄的老太太卧床4天没有进食,大小便失禁,诊察之后发现她身体极度虚弱,伴有中风征兆。孙院长立刻和我院领队何顺学院长助理商议,派出救护车转送病人到磁峰镇卫生院接受治疗。回程途中,孙院长还专程到卫生院看望了这位老人。老人因为救治及时,病情稳定没有生命危险,正在继续接受治疗。
5月23日,5月24日,医疗队提前完成了磁峰镇的巡诊工作,主动需要巡诊到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龙门山镇,深入道路一度被塌方的石块掩埋,遭受破坏严重的银厂沟、回龙沟景区。巨大的山体滑坡掩埋了该镇一个村子17户人家,在滑坡上临时用推土机推出来的数百米的简易道路上,车辆只能单向行驶,而且由于道路坡度大、坑洼多,搭载了大量药品、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的救护车动力不足,不能搭乘医疗队员前进。医疗队员就在龙处长、孙院长的带领下徒步行走。头顶旧随时可能崩塌的岩石,脚下是百米高的河道,旁边是跳跃颠簸的汽车,放眼四望,周围全是漫天的尘土……医疗队员冒着生命危险,途经数个这样的路段,仍然坚持到最危险的景区深处,把药品食品送到了坚守在第一线进行救援与重建工作的解放军战士和山民的手中。
三、巴蜀地震天无情 三湘四水献爱心
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在我院抗震救灾的12天时间里,不讲条件,只求奉献,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地工作。在艰苦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以他们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使广大的伤病员得到了及时良好的治疗,也使灾民们懂得了灾后防病知识,还让我院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医疗队在我院先后开展手术12台,麻醉10台,抢救危重病人2人;在彭州市内、市郊共巡查7个灾民点,慰问、检伤5000余人,现场处置病员近百人,收治病员10余人;深入通济镇、白鹿镇、磁峰镇、龙门山镇、小渔洞镇、新兴镇等6个重灾乡镇,一个村一个村、一个点一个点进行巡回诊疗,共计30多个自然村,数十个灾民点,6000余户灾民,现场处置伤病员600多人次,尤其是磁峰镇实行的地毯式巡查,不漏过一村一组,一直到彭州市与都江堰市交界的最偏僻山村。很多村组的灾民说,除了解放军,湖南省医疗队是第一支到达他们村的医疗队。每到一处,灾民们都鼓掌欢迎,挥手相送,一幕幕动人情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到5月25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在离开彭州回湖南,迎接新的任务之时,又向我院施以援助,捐赠了价值276304元的药品、器械和帐篷等物资。
四、舍生忘死 彰显天使形象
多少个不眠之夜,湖南省医疗队一队全体队员眼中布满血丝,以生命的极限,忘我工作在手术台上,创造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多少天爬山涉水,湖南省医疗队白衣天使们脚上打满血疱,以顽强的意志,舍身战斗在偏僻山村,谱写一篇篇爱的乐章。饿了,一片饼干,渴了,一口凉水,困了,在车上打一会儿盹……他们把民族大爱化为抢救彭州地震伤员和灾后防病的分分秒秒。
医疗队在我院除了开展医疗工作救治病人外,还担负起指导我院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工作,带领我院医护人员送医送药下乡,看望灾区群众,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忙碌之中还承担了转动病人到省内外其他医院接受治疗的任务……提起他们的事迹,每个同他们一起工作和接受过他们帮助的人都有万语千言,说也说不完。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医疗队员每到一处,都受到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无私奉献,积极投身抗震救灾工作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我院全体干部职工。在这段日子里,忙碌的医疗队员一心支援灾区,没有时间去近地咫尺的成都市参观,无暇在驻地彭州市的街道体验四川的饮食文化,更没有时间购物……
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陆续知道了更多关于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背后的故事。
湘雅医院手术室护士肖梦桃,地震之前确定了婚期,接到支援灾区的任务之后,推迟了做一个美丽的新娘,把未婚夫和预定好的婚纱都留在了长沙。
黄军副教授出发到四川之前已经预定了40岁生日的酒宴,因为抗震救灾来到四川取消了庆祝生日的计划,他的生日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紧张战斗中度过。
长沙市一医院手术室护士长李香玲,正在我市抗震救灾一线的她,5月19日获知婆婆心肌梗塞,病危住院,硬是强忍痛苦,吞下泪水,坚守工作岗位。
湘雅医院手术室护士黄惠,一个美丽瘦弱的女孩。繁重的工作加上山区变化无常的天气,病倒了,面色苍白,虚汗直冒,仅在救护车上躺了半小时,就又投入到了灾区巡诊工作当中。
……
5月25日一大早,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队员取道德阳市搭乘专列护送我省伤病员到湖南省接受治疗。在彭州停留的短短两周里,医疗队员在抗震救灾一线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在彭州人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和我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并肩战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他们离开彭州继续接受新的战斗任务,可是他们同我们风雨同舟,舍生忘死,不分昼夜救治伤员,呵护灾民,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高大身影,将始终铭记在我院全体干部职工和彭州人民的心中。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的暴虐的,可是在灾害面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民族的凝聚力再次得到升华,民族大爱洋溢在灾区的云霄。地震再剧烈也震不裂中华民族的血肉亲情,有了全国各地人民作为坚强的后盾,灾区人民从未动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会永远记住“5.12大地震”,不仅仅因为地震造成的难以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因为大地震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感觉到了民族同胞间的大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一队队员永远是我们的恩人、亲人和老师,千里迢迢抗震救灾的情谊我们永记在心!我们将以你们至亲至真的大爱激励自己,心怀感恩,铭记苦难,擦干眼泪,挺起脊梁,坚决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正是:“千里迢迢巴蜀救灾,赤心颗颗彭州永在。”